你好,这里是《小谦聊好书》第二季,今天我们继续聊马修·萨伊德的《黑匣子思维》。
在之前的节目中,我通过医疗业和航空业的例子让你了解了黑匣子思维,相信你已经学会一些从失败中学习的方法了,今天我们来聊聊如何通过失败激发创新。
你用过戴森吸尘器吗?这本书的作者就采访过戴森,所以接下来我就给你讲讲戴森的故事。
戴森20多岁的时候,有一天他在家使用胡佛牌吸尘器,结果他发现这台吸尘器没几分钟就失去了吸力,开始发出尖啸声。其实之前这种情况已经发生很多次了,可是这一次,戴森实在是忍不了了,于是他大步走进花园,拆开了吸尘器。他看到了传统真空吸尘器的内部构造:一个电机、一个灰尘袋(也有过滤网的作用)和一根塑料管。原理很简单:灰尘和空气被吸入袋中,空气通过袋子内壁上的小孔进入电机,而比空气重的灰尘则留在袋子里。
袋子里满是灰尘,戴森猜想这就是吸尘器失去吸力的原因。戴森打开了袋子,把灰尘都倒掉,然后把袋子装了回去。但当他回去接着使用吸尘器时,效率却没有提高。尖啸声立刻又出现了。一点吸力也没有。
他突然意识到,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袋子被装满了,而是因为袋子内壁上挂满了一层薄薄的灰尘,袋上的小孔都被堵住了,细小的灰尘塞满了这个过滤网。这就是传统真空吸尘器频繁失效的原因:最先被吸入的灰尘把吸尘器堵住了。
这个认识启发他想到了一个新点子:不要袋子怎么样?如果能造出一个完全没有灰尘袋的吸尘器,那会是什么样的?如果能找出一种方式,让灰尘和空气以别的形式分离,而不是使用传统的灰尘袋,就不会有灰尘堵塞过滤网导致吸力不足的问题了。这会在吸尘器业界掀起革命。
这个创意后来就一直在他的脑海里沉淀,直到有一天,他正在一家木材商店里,突然,那个难题的解决方式像一道闪电般划过了他的脑海。
现在你在商店里可以拿起一根木材就走,但过去得在现场切割和打磨,所以戴森要等很长时间。他站在那里等待时,注意到机器上都有排风管道,一直沿着一个装置通向屋顶,这个装置有9到12米高。
那是一个气旋分离器(一个圆锥形的装置,能改变气流的动态,通过离心力让灰尘和空气分离),是用电镀不锈钢制成的。尽管切割木材时机器上不停地掉下灰尘,屋顶的烟囱里却一点灰尘都没有。戴森被这种装置迷住了。这个东西一天到晚收集细小的灰尘,但似乎完全不会被堵住。
戴森就在想,把这个气旋分离器缩小会不会管用?于是他冲回家里,找了一个旧纸壳箱,用胶布和硬纸板做了一个复制品。然后,戴森把它用软管和吸尘器连在了一起。这就是他的硬纸板气旋分离器。
他开始试用这个新吸尘器,结果灰尘被吸起来了,但没有从上面的小烟囱里飘出来。
戴森非常激动,就跑到老板那里说出了自己这个创意,希望得到公司的支持,但是公司董事会对他的创意不感兴趣,他们对他说:“如果这是个好主意,胡佛和伊莱克斯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戴森并没有放弃,他与一位匿名合伙人共同创业,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那位合伙人提供了一半资本。
戴森的工作室很小,以前是个马车房。那里没有窗户,也没有暖气。开始时,他连工具都没有,资金也少得可怜。同时,他还因为抵押住房贷款办公司而背负着不少债务。但当时33岁的戴森(那时他已是3个孩子的父亲,还有一位全力支持他的妻子)心意已决。
我们已经知道,他的第一个样机是他从木材商店回来后用硬纸板和胶带做出的气旋分离器。那个样机效果不错,尽管肉眼看不到灰尘从分离器的顶部飘出,戴森仍然想要确定是否已经吸走了所有灰尘。
这是他在灵感降临后的第一个任务。他买了几块黑布,又去找了一些白色的细粉末,然后把黑布罩在气旋分离器上,再用吸尘器去吸那些白色粉末。他发现有些粉末确实没有被分离,他可以在黑布上看到白色的残留物。
于是,他调整了分离器的外形,试图改进分离效果。他尝试了新的尺寸和新的形状。每次调整中,他都能发现一点微小的变化是如何影响整体解决方案的。关键就在于要让气流与分离效率之间达到平衡。
每次重新调整后,戴森都会学到一些新东西,明白哪些办法行得通。大多数时候,他都在不断失败。那个时候电脑很贵,他买不起,就只能把每次试验的结果写下来,最后写成了一本很厚的书。
频繁的试验逐渐解决了分离极细粉尘的问题,但戴森又遇到了另一个困难:长发和絮状尘土。这些垃圾没法通过气旋的动力从空气中被分离出来。它们会随着空气从上面飘出来,传统的气旋分离器似乎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大问题引出了又一个灵感:双层气旋分离器。第一层气旋分离出棉线和头发等垃圾,随后空气被推到第二层气旋中,细小的粉尘在这里被分离。双层气旋就完全能解决问题了。
戴森一共进行了多达5127次试验,才完善了这项技术,将其应用于吸尘器的制造中。创造性的飞跃至关重要,而且难能可贵,但那毕竟只是创造过程的开始,真正艰难的工作在于耐心地通过自下而上的反复打磨不断改进设计方案。换句话说,通过灵感的迸发,戴森来到了一座更高的山的脚下。现在,他需要通过系统性的工作,向着新高度进发。
戴森去申请专利时,总有别人先他一步。他说服专利审查员的理由是:
也许他们从木材商店回来后也会产生同样的灵感,甚至他们也做出了早期的样机,但没有一个人能制造出真正有效的产品。我的产品在统计学角度看与他们的完全不同。这就是我的决定性优势。
戴森成功了,他以一己之力改变了整个吸尘器产业的格局,他成为个人资产超过30亿英镑的富翁。
我们今天经常说创造力,那怎么才算有创造力呢?从戴森的故事中,我们会发现,从大处着眼,有大局观,能够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同时还得有专注力,关注每一处细节,这些都具备,才算是有创造力。
而事实上对于我们而言,其实最缺的还不是创造力,而是执行力。
安全剃刀的发明者不是吉列,而是Star;拍立得相机的发明者不是宝丽来,而是Dubroni;计算机表格运算的发明者不是微软,而是VisiCorp;在线售书方式的发明者不是亚马逊。
这些赢家,这些不是第一个想出创意却让创意大获成功的公司,它们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呢?就是执行力啊。执行力并不仅指把一个创意打磨成优秀解决方案的过程,更指完美的生产过程、完整的供给链条和完善的交付手段。
戴森不是第一个想到气旋式吸尘器的人,甚至不是第二个或第三个,但他是唯一坚持失败,直到让概念变为可行性方案的人。同时,他还建立了一个高效的生产过程,因此才能持续不断地售出产品。
赢家需要创造力,也需要执行力。很少有人能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把高度的创造力和坚韧的执行力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发挥创意的最大作用,而不是毁掉创意。结合了创意和执行,就会让创意的价值成倍增加。
最后我想说,只有当我们意识到我们可以从失败中学习,我们才不会为失败找借口。
你知道吗?有一种行为叫自我妨碍(self-handicapping)。听起来挺奇怪的,对吧?不是都是别人妨碍我们吗?怎么我们还会自己妨碍自己啊?可是这种行为真的存在,这种行为反映了人们会如何不顾一切地保护自尊,即使以自己的未来为代价也在所不惜。
作者就分享了一个他的例子,他说他在牛津大学的最后一年,正要参加毕业考试的时候,此时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在忙着复习,但偏偏就有那么一群学生在花园里嬉戏打闹,喝着鸡尾酒,一眼也不看笔记,还告诉大家他们要在考试前一天晚上去夜店玩。他们看上去都很放松,还拿考试开着玩笑。
当时作者就特别不能理解,这考试如此重要,他们为什么不好好复习?还要在考试前一天晚上出去嗨?更让他不解的是,这群学生中有些人成绩其实还不错。
直到多年以后,作者才想通了。原来,他们太害怕发挥不好,太害怕考试结果会让人觉得他们不够聪明,所以就为自己找了后路。为了找这条后路,他们毁掉了自己原有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在事后找借口。我们都曾把一次失眠、一次感冒或者家中宠物生病当成发挥失常的借口,但这些借口太过明显,人们一眼就能看穿,我们自己心里也清楚。这些借口不会减轻我们的失调感,因为它们实在站不住脚。
但自我妨碍行为比这复杂得多。不是事后草草拼凑的理由,而是事前就精心安排好的。这是一种未雨绸缪的策略,目的是减轻失调感。如果这些学生在关键考试中不及格,他们就会说:“不是我的错,都是酒精惹的祸!”这样做还有另一个目的:他们即使通过了考试,也可以用宿醉来解释自己为什么没考出高分。
表面上看来,自我妨碍行为令人费解:年轻的运动员在重大比赛前几周停止刻苦训练;销售人士在重要的商品宣传活动前不去了解相关信息;聪明的大学生在关键考试前突然决定要去喝个烂醉。可正是因为要参加的活动太重要,因此失败才可怕,所以他们才会不顾一切地为可能的失败寻找借口。一名心理学家表示:“人们更愿意承认自己的小毛病(醉酒),来逃避承认更加严重的错误(我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聪明)。”
1978年,心理学家斯蒂芬·波格拉斯(Steven Berglas)和爱德华·琼斯(Edward Jones)曾针对自我妨碍行为做过一次影响深远的研究。参与研究的学生们要参加一次考试。在考试前,学生们可以选择是否服用一种可以影响发挥、降低成绩的药物。结果你猜怎么着?竟然有相当多的学生选择了服药。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样做之后,一旦发挥失常,服药行为就成了完美的借口。
一些心理学家指出,自我妨碍行为在短期内是有益的。比如,如果你把某一次失败归咎于宿醉,这会在不理想的结果面前为你挽回一些颜面,但这样会让人无法吸取真正的教训。如果这种自尊如此脆弱,连一次失败都无法面对,那去保护它又有什么意义呢?
自尊心作为一种心理特点,其价值被大大高估了。如果我们担心自己可能不那么完美,就会损失学习的机会。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毅力,是直面失败并从中学习的能力。说到底,这才是成长的全部意义。
说到这儿,《黑匣子思维》这本书我们就聊完了,希望能够让你重新看待失败,也希望你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学会从失败中学习,成长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启发,下期节目我们再见!
本期书单:
1.《黑匣子思维》,马修·萨伊德著;
2.《了不起的我》,陈海贤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