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知心者 屈指能几人
文:金小贝
一觉醒来,网上到处都是对《开学第一课》的吐槽之声,总结下来,不外乎这几点:开头全是广告,中间全是娘炮,结束还得拍照。
作为一个在体制内将近二十年,深谙“教育”之道的教师,我必须毫不客气地指出你们思想的狭隘和眼界的低下。你们真是曲解了央视对全国儿童的良苦用心和深切关怀。
下面就让我为你们一一解释,并告诉你们观看《开学第一课》的正确姿势,为下一年的深入学习早做准备。
众所周知,教育在我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但关乎着民族的未来,更是成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既然需要拉动经济,那么利用教育来搞点钱,就是十分必要的了。
而作为全国第一大媒体——央视,就更应该身先士卒,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教育全国学生,如何利用一切资源和优势来赚取财富。
在这方面,《开学第一课》的制作无疑是一次成功的案例。
首先,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必要时可以利用行政压力。
在开播一周前的8月22日,教育部办公厅就发文,要求学校通知到每一位学生及其家长,让其在家与家长共同观看。
接到通知后,各地教育部门层层转发,学校也高度重视,在教育部要求人人观看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要求,观看时需拍照上传,或是写好观后感。
尽管一些家长对此颇有微词,但学校的要求怎敢不从,家长们只好乖乖地守候在电视机前,完成这项重要的“任务”。
可以说,这是一台比春晚更有凝聚力的节目,好久没有如此和谐和团聚的时刻了。当晚,没人打牌,没人抢红包,没人刷剧,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坐在电视机前,等着观看这档象征着“梦想、奋斗、创新、未来”的节目。
在如此精心设计下,开始播放一秒天价费用的广告,而且还是教育类广告,无疑是非常符合天时地利人和的。
广告的受众群体真可谓精准、垂直,比起那些给中老年人播放的保健品广告,高了不止十个档次。即使背负着不守时、不讲诚信的骂名,那又如何?
央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全国的孩子们:挣钱就要不要X。
其次,这些教育类广告播放在教育部刚刚颁布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查处力度、为学生减负之后,更是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人说,这是和教育部唱对台戏。你们都误会了。这恰恰是教育部送给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巨大福利。
因为有高考的存在,就必然会有校外辅导的需求。教育部三令五申不准在职教师办辅导班,就必然会有很多有需求的家长要到校外去寻找培训机构。
那么多的校外培训班,良莠不齐,一旦把孩子教坏了怎么办,轻则误了孩子的前途,重则毁了国家的未来。
所以,就很有必要对家长挑选辅导班提出一定的指导性建议。
虽然央视推广的这几个培训机构收费高一点,某个还曾爆出教孩子写“黄色文章”,但毕竟这是经过央视层层“选拔”的,是经过iso质量认定的,是权威部门颁过证的,不信任这样的培训机构还会信任谁?
而且,节目播出期间,就有一些非常富有责任感的培训机构适时地打出《名师教你写观后感》的广告,真是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堪称“教育培训机构的担当”。
所以,广大家长一定要理解央视的良苦用心,理解这些培训机构的勇于奉献精神。
即使广告时间长达十三分钟又如何,如此重要的事情别说十三分钟了,就是三十分钟,那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就像某位央视娱乐制片人面对质疑反驳的那样:
13分钟很长吗?那些平时没有耐心陪孩子的人,觉得自己要吃饭要看手机的时候,塞个ipad让孩子看垃圾动画片的时间何止13分钟?你家孩子哭着喊着去趟迪士尼坐1分钟的过山车排一小时队的时候,不觉得长是吧?不就让你们陪着孩子等了13分钟嘛?认真看了节目的父母都对节目赞不绝口,这样的教育如果不是学校要求,你有机会给孩子吗?为了孩子能接受一些正能量的思想,13分钟很长吗?有素质的好的家长,会好好利用这13分钟,跟孩子聊聊天,分享ー下开学的心情。所以,最可怕的,是没有思考的能力。只会跟风。
是啊,连13分钟的广告你都不愿意看,你还能看得下去两个小时的《开学第一课》吗?一个不愿意看《开学第一课》的家长,和那些不看新闻联播的人一样,只配做下等人。
而成龙大哥,早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育儿经告诉全国电视机前的家长们:是男人,都会犯错误;告诉孩子们:哪怕吸毒也不怕,只要有个好爸爸。
至于邀请那些小鲜肉上台,那更是告诉孩子们: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拼爹和百分之九十九的颜值。
当你既没有好爹,又没有颜值的时候,你才只能靠自己。
那些吐槽央视的家长们,赶紧端正态度,查找不足,陪着孩子写观后感才是正事。
最后,让我们由衷地感谢央视给我们带来的这一档成功的财富教育节目。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