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字里藏着另一个我。
文字里我的自由,我的洒脱,我流露的锋芒和柔软,都无一不在叫嚣、呐喊着:这里蕴藏着我独一无二的灵魂。
(一)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一声又一声,书声琅琅,此起彼伏。小时的我摇头晃脑,左言一词,右诵一句。脑海里的思想却早已不在书上跳跃的文字里徜徉了。
那时的我学习诗句,总是让我感觉词句都生涩难懂。让曾经的我有很长一段时间都错以为文字对于我而言就仅仅是枯燥乏味的。
(二)
高中时,日复一日忙碌而又无味的生活几乎麻木了我对于其他多余情感的感知。我能做的又几乎只是读过一篇又一篇辞丰意雄的文章,阅过书中各种沉思翰藻的诗词歌句。
那么多那么多文人墨客留下的字字句句,有的铿锵有力,有的清远含蓄,有的苍凉悲壮。
我都能在那些历经了百年、千年之后的文字里窥见他们满腹经纶中的一角。文字里蕴含了他一生的修养和风采,里面长存的灵魂依然能鲜活地跳动,依旧生生不息。
它们就这样在那段枯燥的日子里,似乎闪着耀眼的金色光芒吸引着乏力疲惫的我。每每我轻轻扫过一眼,都能感受到它们像春雨秋风一样轻柔地拥抱我,又如蜡烛融化一般温暖我。
文字是神秘的,但又是我可以触及的。
就像一个甜蜜的漩涡,我甘愿沉沦其中。
(三)
同时的,那段时期,一些于我而言沉重难述的事情涌现在我面前,它们同水底的水藻攀附在溺水的人身上一样在我的思想上蜿蜒缠绕。
慢慢的,我难以进食,身体极速瘦削下来。进入睡眠对于我来说都是非常困难的事了。思维总是慢人一步,浑浑噩噩,记忆衰退。甚至连呼吸都带着从心底蔓延上来的疼痛。
“啊......好痛苦啊......”
我的世界好像暗下来了。
我找不到前进的路和方向了。
但我总想拼命抓住一点什么,实质的也好,虚妄的也好。
我想要我在最痛苦的时候,稍微地不再那样的冰冷和孤独。
而当时又有什么是能完完整整地被我所拥有的呢。
于是,
我在文字里求救、呼喊、挣扎,奢望又渴求能有一人从我笔下流露的尖锐刻薄的破碎文字里将我拯救。
但救赎终究难得。
真正痛苦的路,还是只能一个人跌跌跄跄地走。
我只能在暗夜里独自与我的文字相互依偎取暖,它是我的救生套索,是渗透我灵魂的存在。
它们带着光,尽管很微弱。但仍然透亮了我当时迷茫暗沉的四方。
它们与我的好友们于我而言同等重要。
彼时我对文字已怀一腔热忱。诉不出口,只能在我书写的笔尖底下绽放。那些文书字词承载了我对于它所拥有的溢出来似的热爱。这股力量带着我的笔尖书写字句,如有千钧之力。
(四)
而后,渐渐的,我一点一点,在文字里自愈,消解,破茧重生。
它教会我孤勇。
我在文字里成为了另一个我。
如获新生。
我怎能不热爱它。
现实纷纷扰扰,很多人选择带着面具生活。我也不例外。我在人前一直自卑,因原生家庭带给我的是自我的怀疑与否定。
但我又能意识到自己内心的最深处依然带着浅薄的骄傲。因为好友对于我的包容,也因为文字之于我的存在,我得以获得一份新的骄傲倔强。
我实在是一个矛盾的怪人。
从前我最热爱的是音乐,我在音乐上也曾被老师认可是一个很有天赋的学生。
但因为家庭原因,我不能在那条路上走得长远。于是我弃了这项热爱。我以为我不会再像热爱音乐这般地热爱其他什么了。
而文字的包容与温柔重新塑造了我。
我融在文字里,
像在原野上肆意狂奔,风穿透我的灵魂,带走它所有的不堪。
筋疲力竭,但酣畅淋漓。
我也时常会怨天尤人,但是转念一想,我还拥有热爱的能力,我还剩下热爱。
至少我的这项热爱没有被外在的任何条件剥夺。我能一步一步地走向它,靠近它,拥有它。
我依然是幸运的。
我没有丢失了自己。
我把真正的自己、完整的自己,镶嵌在了我的文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