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相信专心于本职工作的各大律圈人都在百忙之中抽空吃了一个咖啡味儿的瓜。为了照顾某些醉心工作的俏佳人没有吃瓜的功夫,我还是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沪上女律师乘飞机被一男律师手滑溅了一身咖啡,索要200块赔偿被要求提供票据多退少补。
文采飞扬的女律师凭借自己扎实的法学素养在事后向男律师所里写了一封具状信,洋洋洒洒几千字详细阐述了事实经过,最后来了一句没有诉求。但字里行间对于男律师的埋汰和鄙夷之情都溢于言表。
事后,两位主人公的照片都被热心网友扒拉了出来。全网都似乎在嘲笑这位男律师的扣扣索索。当然也有极少部分心怀慈悲经历过几次网络事件反转的理性网友,说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这么小一件事儿能迅速发酵,我想应该还是这件小事有力地击破律师给人的精英人设。西装革履、口若悬河、匡扶正义……再加上俊朗的外表、不菲的收入,除了遥不可及的国民老公一搏以外,这妥妥就是相亲角的王炸!
谁也没有想到头部律所人均年入几十个W以上的律师,竟然会执迷于洗衣服的公价!
毕竟现在商超里刺客频出,200块也舔不了几根冰棍儿。想起暑假给孩子报游泳班,在发挥祖传的讨价还价特质后,教练的一句话让我竟然羞愧难当,教练说,现在谁还差这200块呢……
当然,为了给自己留有余地(要脸,怕反转),我们不对该不幸于卷入舆论风暴中的男律师发表任何评价。今天就只说一说,本人(毕竟在头部律所干了十几年)所接触到的男律师。
先来一个免杠声明,以下描述仅限于自己在准一线城市的头部律所个人体验,不代表你和你的朋友。
总结,男律师也是男人,男律师也是人。想要和男律师共度人生的少女们首先得关掉对男律师的滤镜。
在准一线大城市,头部律所的男律师大多英年早婚,偶尔过了三十还未婚的要么是千年一遇的遗珠(当地民间还保留着早婚早育的优良习俗),要么是因为先天原因的不婚族。大多数过了三十的都已经为父。当然,过了四十还单身的八成是因为重获自由。
法学一直以来都是女多男少,所以男性一直是香饽饽。和所有行业一样,男性在这一工种始终保持着在生理上的优势,抗得了案卷、开得了长途,没有每个月的那几天,也没有孕育后代的使命,但养家糊口的使命感却趋势着他们用心熬夜写诉状。在这种高强度的工作下,还能坚持打发蜡的,应该都是仅少数带着偶像包袱打工的(功成名就的合伙人,以及自带资源进所的除外)。
头三年,做助理,收入基本能管个温饱,如果碰上十一、五一,可能有点捉襟见肘。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如果他还能在节假日送个包,这确实是真爱。毕竟律师的收入大部分是在五年以上才有一个质的飞跃,因为有了独立办案能力和积累了客户资源。
这是一个越老越吃香的行业,所以长得显老是这个行业的极大优势。一些年轻律师为了显示自己有资历,在招揽客户的时候无不处处显示自己办案无数、行业资深……
如果和boss(带你的合伙人)比较契合,合伙人愿意给案子单独做,三五年以上,就可以自己出个首付娶妻生子。当然,好boss全看命。本人见过的、听说过的boss,有的只是把男助理当司机,负责接送,不能参与会议讨论;有的费尽心机阻止男助理自己拓展业务,用挣钱不挣钱的项目牢牢得占据男助理的所有时间;有的则在男助理羽翼丰满之时,让他自己独自翱翔自负盈亏,不给案源……
所以一个男律师如果能在三五年之后自己有稳定的客户和案源,他要不就是跟对了合伙人,要不就是能力过人。这样的人值得respect。毕竟都出现一张律师函都开出100块的恶性竞争里,能保持中等以上体面收入的律师都是优胜者。所以,不要小瞧二百块,毕竟集腋成裘。
解决了温饱以后的男律师,享受了事业的小成功,在迈向合伙人的路上一路高歌猛进。合伙人,既是一个代表着自己的老板的title,也是招揽客户的金名片。当然,每个律所对于合伙人的定义都不一样,有工作年限的要求,有承揽业务量的要求。到了合伙人阶段的男律师,主要战场转战到了各种社交场合、名校的EMBA班、创二代培训班……为的就是开拓案源。
有了资金实力的支撑,豪车加持,无论你高矮胖瘦总会惹上一些想走捷径的花花草草,比如说新来的小助理、朝夕相处的同事(这可能是纯真的日久生情)……具体详情请参见这些年红圈所传出的桃色事件。这都要感谢不屈服于金钱的原配们。糟糠之妻的大义凛然守护住了人伦的底线,让不幸被桃花迷住眼的男律师能够迷途知返。
还有一点就是,不要以为人有钱了就会花钱,有些勤俭节约的秉性不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改变。
闲话这么多,总结就一句,男律师也是人,我们不要用异于常人的高标准来对待。既然是人,那么就有小气的人、自私的人……我们吃瓜群众,得包荣,不要动不动就曝光、就人肉,手下留情,打造绿色祥和的网络环境,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