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学电影的第一节课,分析的就是日本电影《被人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被电影触动,也被电影里松子写下的一句话所触动:“生而为人,对不起”。这七个字,概括了松子走到人生尽头的悲哀。当时老师说,这句话,出自日本作家太宰治,还介绍了,这位作家另世人都印象深刻的自杀经历。当时,我便想去读读他的书,到底是什么样的文章,才能写下这样令人觉得悲凉的语言。
而双十一,这个令全中国乃至世界都狂欢的节日里,这本书也被加入了我的购物车,而且来的最快。这本书,没有多少字,如果能静下心看,一天不到也就看完了。而对于一年都沉浸在考研日子里的我,特别是,处在焦虑中等待银行复试通知的我,看了5天,才断断续续的把它看完。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会感到一种错觉,我看的到底是作者本人经历的真实写照,还是他妙笔生辉下写的短篇小说。不论是《人间失格》还是他未完成的遗作《Goodbey》,你都会发现他的影子。书里的人,聪颖而不合群,强装欢笑去逗他人开心,怕被世人认为奇怪,却终究发现世人不过是人,想想也没那么可怕。
他在书中描述了的“他”是个懦弱的人,边缘化的人,面对妻子被人玷污却选择逃避,参加共产主义活动不过是因为这种地下活动令他感到刺激,日日沉迷在东京的繁华与糜烂之中。他不被世人所看懂,亦看不懂世人。
书里的很多经历,都跟太宰治本人非常相像,出身在地主家庭的太宰治,年幼便聪慧过人,不用怎么学习,却能取得好成绩。年轻时已经长成了一个帅小伙,女人缘极好。参加过共产主义活动,几次赴死,最终在39岁生日的那天,选择离开了人世。
他的一生,似乎看到了人世繁华,也体会太多凄凉与悲哀。
读他的文字,你会感觉到一丝不快,这种不快是因为我们从“他”的身上,看见了自己的悲哀。而书中的有些句子,那么简单,却又直戳心房。
书里给我印象最深的句子,并不来自于他的成名作,而来自于《美男子与香烟》一文,书中写到:“骄傲自大,自以为是,人们总是如此。猛然觉醒时,自己已经躺在地下通道的角落里,甚至不再算是个人。我径直的走下地下车倒时,切实体会到这种毛骨悚然”。
这句话,似乎是太宰治一生的写照,他有才华,亦有现在所说的颜值,但是他并不知道自己的归途在哪里,不知道这孑然一身的出口在哪里。生活的起伏中,他一点点沉迷于酒所带给他麻醉。而这句话也让我开始审视现在的自己,到底何方才是自己的真心,到底怎样才能义无反顾的前进。看清现实,放下骄傲,低下头,默默地努力着,梦想在美好,也终究是还未实现的梦想,没有出众才华的人,更要好好的努力着,才不至于走向人生的地下通道。
还在童年时的太宰治就经常受到佣人的欺辱,父亲严厉而疏远,母亲因为生病也不能带给他应有的关怀,缺少爱与温暖的童年,让他内心的孤独与日俱增。年轻后,他几次赴死,入狱,甚至被人送进精神病院,更令他对这个世界感到不解。当他终于找到一丝宁静,和妻子过起了正常人的日子时,却发现平日温和谦恭的妻子,竟与他人有染。而这一点,在他的书中,却被描绘成妻子因为善良而被人玷污。这也恰恰证明,他无法接受现实的残酷,选择在文字中寻找慰藉。
常常觉得这个世界有两种人的精神世界是与我们普通人截然不同的,一种是“诗人”,一种是“权贵”,诗人不同于普通的作家文人,他们的想法更加天马行空,更加飘逸。而权贵的对于功名与金钱的看法,或许更加极端更加惴惴不安。
而太宰治,兼具了这两点,他是一个作家,他开创了一个流派,他的文笔前无古人更后无来者,这种私密性的短篇小说,虽波澜不惊却又引人深思。而他的父亲是贵族院议员,放在当年定是个名副其实的权贵。这样的出身,也就让他对钱并没有什么概念,让他在面对共产主义宣扬的平等、阶级感到困惑。
他如同很多作家一样,选择了用结束生命来结束自己的一生,正如三毛、海子、顾城一样他们有着极其细腻丰富的精神世界,这个世界带给了他们与众不同的才华,而这个世界也让他们不能如同普通人一样,静静的生活下去。我虽然不能支持自杀这种做法,但对于他们的选择确抱有尊重。
不管时代怎么变,不管世人怎么变。在这个纷扰匆忙的一生中,我们的心中都有着另一面,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太宰治”。这个另一面的我,告诉我,“生而为人,不能对不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