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睡意朦胧,一阵清脆的电话铃声瞬间响起,一看原来是蒋老师打来的。接听后,对面蒋老师说:“丹利,明天上午有个姜子牙文化学术交流会,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莅临现场,领导说可以邀请朋友来听,你要是有空可以来听下”。
我开心地说道:“真的吗?”。
“真的,我一会把地址、时间发到你微信上”,听到蒋老师的答复,我赶紧起床洗漱,查询有关姜子牙文化的资料。
第二天早晨,吃完饭便风尘仆仆坐上公交车赶往县城参加上午的姜子牙文化学术交流会,一路上心情即忐忑,又激动。车窗外的秋风在呼啸着,尽管我穿上了外套,还是能感受到秋风从四面八方袭来的寒冷,心里不禁感慨,才刚刚进入秋天怎么这么冷。这时,车里的一个大爷看到我有点直打哆嗦用温和的语气说:“小姑娘早晨、晚上和中午的温度相差很大,小心着凉”。看着大爷慈祥的面容我微微点点头说道:“知道了,大爷”。
此时,太阳的光也慢慢强了起来,透过玻璃照进车厢,让人暖暖的。
经过一段的路程跋涉,到达了会场。轻轻推开门,仿佛走进了一个新的世界——那些或激动或沉静,或热情或内敛的面孔,无不展示着他们的独特魅力。每个人都带着他们的故事和思想,犹如一颗颗闪烁的星星。
主持人用深情的语气说道:“回顾历史,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姜子牙其人。姜子牙,又称姜尚、姜太公,被誉为“兵家鼻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也是周朝的开国功臣”。
随后,北京大学博雅管理学院教授,他详细解读了姜子牙文化的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他指出在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网络时代可以开发利用名人效应,提高地方文旅融合,也可以打造以姜子牙名片为主题的情侣挂件,对临泉经济发展有巨大帮助,也可以扩大临泉在外界的影响,例如联合国家文联,国家旅游总局创造网红打卡地等。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会生态旅游秘书长,在对临泉文旅发展上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他指出在推动临泉经济上,可以利用姜子牙文化创新融合,发展文创产品。例如姜公宴、道家文化、养生文化、酒文化等,让人们可以去体验不同的姜子牙文化。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在对打造姜子牙文化上指出共谋临泉发展,弘扬姜尚文化就要和乡村振兴发展相结合。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更是我泱泱华夏滋养社会、培育文明、涵养道德的源泉,在我泱泱华夏每个人都是文化的传播者。
最后,临泉作家协会副主席,在会上发言说文化交流不仅仅是语言和文字的传递,更是思想的碰撞和心灵的交融。在农村盖房举行上梁礼,虽说是人们祈求房屋永固、富贵长久、但这也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时间在交谈中流转,犹如流水般悄然而逝,交流会也渐渐接近了尾声。最后,在热烈的讨论和意犹未尽的气氛中落下帷幕。各位会者们纷纷表示,这次交流会让大家都更深入地了解了姜子牙文化,也看到了古圣贤之道在现代社会的巨大价值。期待着下一次交流会的到来,期待着更多思想碰撞和启示。
会议结束后,我依依不舍地踏上回家的路。此时,交流会上各位专家、教授探讨的场景在我脑海中回荡。我的心也随之飞跃,犹如鸟儿在天空中的飞翔。那些分享,那些解读和那些宝贵的意见,在我脑海中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作者:普零利,安徽临泉人,临泉作家协会会员,青年作家网文学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