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宝洗完澡总是要求我把浴缸里的水留着,不要倒掉。而且一直强调晚上睡觉了也不可以倒掉。每次我都保证他绝对不倒掉,现在不倒掉,晚上睡觉也不倒掉,除非他自己同意或者自己倒掉。他不放心,我就抱着他,让他看着我把他浴盆里的水倒进了浴缸里,却不打开浴缸的泄水阀放掉水,就让那些水留在浴缸里。
第二天早晨,我上厕所的时候,出现了哗啦的声音。小宝突然就从床上跳下来,哭喊着“我的水,我的水”就闯进了厕所。我明白过来他一定是听见了声音,以为我放掉了浴缸里的水,所以着急了。我跟他说“没有经过你的同意,妈妈绝对不会倒掉里面的水,答应你了放心吧。”他看着浴缸里纹丝不动的水,有些不好意思了,眼泪挂在眼睛里,扑闪扑闪的就掉下来了。
最近我发现,小宝已经到了这样一个阶段:但凡答应他的事情,他一定记得住。时间一到,他就会想起来,并且要求我们兑现。例如我答应了放学给小宝带滑板车,他一出幼儿园就会问“给我带滑板车了吗?”再比如我答应了他早晨吃糖,他洗漱完就会说“你昨天晚上答应我了”,等等诸如此类的。
如果父母们认为3岁之前孩子还小,孩子的话不用太当真,跟孩子说过的话也不用太当真。当孩子出现这样的表现时,如果父母还固执的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可以随意糊弄,那么,孩子说话不算数或者不讲信用的恶果算是被父母给种下了。
育儿启示
孩子的声音很小,要求很小,或许在我们看来都是鸡毛蒜皮无关痛痒的事情,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却很重要。在孩子的思想里,没有贵贱之分,没有价值之分,没有我们成年人衡量的任何标准。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只是想与不想而已。如果父母非要用成人世界的标准跟孩子掰扯他们执着的事情,必然生出一场矛盾。
尊重孩子的要求,其实就是父母以身作则示范孩子“诚信”“尊重”的品质。
不管孩子的要求在我们看来多么的幼稚和可笑,那都是和他的年龄及智力相称的。父母选择尊重孩子,郑重的与孩子沟通,理解孩子孩子的行为和要求,并且认可孩子自己做出的决定,就是在教授孩子对他人表示尊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父母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他便能在与父母的交流中习得尊重他人,而非嘲弄。
父母认可了孩子的决定,更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帮助孩子维护他的决定。例如我前面提到的答应了他留着水,那就要做到孩子去幼儿园或者睡觉,没办法看护的时候,我也要帮他留着水。再比如以前他去上早教的时候让我帮他看着积木,那么不管别的孩子如何渴望从我手里拿走,我也要帮他保管好。
有些人会认为我是个不通情理宠溺自己孩子的家长,但是我看的更大,我把这看做是承诺,至少对我来说是对一个小孩子的承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既然我答应了他,那我就要做到。这是一份诚信,也是一份责任。如果我只是随便说说,那么我的话早晚会在他的心里失了分量。
孩子的言而无信,是父母的投射
经常有父母说孩子不听话,撒谎,说好的事情总是做不到。与其挑孩子的错,不如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镜子,孩子的行为正是父母言行的投射。认真的思索和回想自己过去的行为,现在的行为,是不是也和孩子一样呢?只是父母习惯了仰仗着自己为人父母的权威指责和训导孩子,却把浑身缺陷的自己供养在圣人的壁龛上。
成年人谈一笔生意很重要,买一套房买一辆车很重要,参与聚会应酬很重要……可是,在孩子的世界里,这些并不会比他们多骑一会车重要,也不比他们玩一会儿土重要。
既然选择了陪着孩子,就把孩子当成最大的事,把孩子的事当成最重要的事,如此,我们也才能找到养育孩子的责任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