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戒酒会是一个互诫组织,无派系无立场无口号无教程,不使用药物,也没有专业的精神科医生。靠彼此见不到也不认识对方的会员彼此将内心诉说、灵魂相互依靠,来帮助大家一起戒酒。
暗屋
大概世上很少有这样反差的体验,黑暗里感受到的并不是恐惧、迷茫、不安,伴随着空间里适当的温度、软硬适中的半躺椅和轻柔的音乐,是一种温暖舒适,又十分安全的感觉。好几个来自不同地方和不同背景的人围成一个圈坐在一起,互相看不到对方,只知道自己的代号,还有听到会友自我叙述的声音。
A:应酬狂魔
A是个销售主管,自3年前升到主管位置后,就经常需要陪同总经理外出洽谈生意,陪客户吃饭,自然免不了喝酒。从一开始只能喝啤酒,到红酒,一直到洋酒及白酒,高峰时候,每天喝每天吐,吐完第二天继续喝。这些本来都是人在江湖难以避免的,奇怪的是,这一年其实对外应酬已经少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A每天晚上要喝酒成了惯性,而且经常是需要把自己喝醉才罢休。A觉得自己是觉得应酬时的酒都不是为自己高兴而喝的,都是为了钱、生意、不相干的旁人,所以有的时候就希望自己可以为了自己、朋友或者高兴的事喝一杯,但没想到,最后竟喝成了瘾,现在已经控制不住了。
“我只是想能真正为自己高兴、为自己难过。”
B:遗传基因受害者
B认为自己酗酒是因为遗传,天生就能喝,全家都能喝,从小就看着爸爸每晚饭后喝两瓶啤酒和洋酒,曾误以为这是所有“爸爸”的标配。因为酒量好,所以每天一个人能喝掉几乎一瓶威士忌,如果不喝酒就一夜无眠,吃安眠药都没有用。因为喝酒导致他半年前丢了工作,失业后人更消沉了,酒喝得更凶了,以前是晚上喝酒,现在是一整天都在喝酒,积蓄现在也只剩三位数,现实生活问题已经赤裸裸的摆在眼前了。
“我深陷在某种阴影里无法自拔,想获得救赎,但是伸手不见五指。”
C:缺陷迷恋者
C是外企公司高管,听声音很年轻,她吐词清晰、描述的每句话简洁清楚,感觉是个自我要求很高,平日里很精致的一个女子。从小家境不错,在国内和国外最好的大学受高等教育,应该从小就没经历过什么挫折和失败,是被师长和家长捧着长大的女孩。C说自己喝酒的原因有两个:觉得自己太完美,还有,太孤独。平常在公司里都是端庄精致、高高在上的,有一次偶然的机会喝酒,不小心多喝了一点上了头,话和笑容变多了,一个本来自己就有点好感的上级捏着C的手说“没想到你喝了酒这么可爱。”;还有一次,和久违的大学闺蜜饮酒畅谈一夜,被取笑说大学时除了优秀就是个木头,现在可不一样了。C发现只有喝了酒才能真正卸下战甲,从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定的原则框框里,跳出来,放肆的舞蹈,哪怕踏错舞步。家里家教很严,走的每一步路都是家里给铺好的,C从来没有为自己做过什么决定,或者犯过什么错被责备过,人生是一条绷直了的、平淡无奇的直线,只有喝了酒才能让这条直线恢复心跳。
“别人对我的形容只有好,或者羡慕,我只觉得我被人生骗得好苦。”
D:酒量低下患者
小伙子D是个文艺青年,他说自己酒量不行,但是喜欢冰啤酒凉爽的口感以及雷司令酒香甜的味道。他在一个生意萧条的咖啡馆上班,这个咖啡馆晚上会变身精酿啤酒吧,D每天在不忙的时候就偷喝一小杯啤酒,或者自己带的的雷司令,大概喝两杯就开始微醺了,他就会靠在吧台边写一首小诗,到现在大概已经写了108首。老板娘一直很疼他,说了店里的酒和咖啡都随他喝,每次见他喝到脸红傻笑,都会开玩笑说“真好,才喝两杯就到位了,一点都不浪费。”
“我不是控制不了酒精,我只是控制不住自己要去想你。”
E:人间蒸发梦想家
可能有忘不掉的过去伤痛,可能有拿不起放不下的往事,E话很少,简单的描述了自己的喝酒的理由: 没有理由。喝酒和喝醉需要理由吗?和对一个人好一样。如果不喜欢,最好你们都看不见我。
“我只想离开你,靠近你,或者偷偷看你。”
烈日
结束后,大家从不同的门出去,依然是谁也见不到谁。外面正午太阳高照,一下子睁不开眼睛,五个人分别都仰头用相同的姿势,举起右手挡着阳光,拼命的让自己睁开眼睛望向太阳的方向,仿佛在与光明做顽强抵抗。直到,眼角流下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