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咱们就一直在等口罩供应,谁知药店超市开始还有出售,后来就难觅罩影一罩难求了。偌大个中国,虽然需求基数量大,但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口罩都往中国赶来。为什么还是缺口这么大。
从新闻上来看,进价六毛的口罩卖一元,被罚款四万,非常时期,原料,运输,人工,哪样不翻倍。无利不起早是商人的本性,有那个傻子去贴本卖呢?咱响应号召关门不做生意了行吧。
我一个种地的不懂经济学,但我喜欢看书,不是有一个成语以史为鉴么,咱们就来看看历史吧。
1075年,越洲境内连遭旱灾蝗灾瘟疫,粮价暴涨,北宋名臣赵抃受命救灾,他决定顶住压力对灾区粮食不限价。很快商人们把大量外地的粮食运到越州,供应充足,价格下跌。有人说,等那价格跌下来,穷人还不得都饿死了。赵抃的对策是高粮价吸引供给,民间的捐助帮助那些买不起粮食的穷人。
自此开端,后面的官员就聪明了。原文:包拯知庐州,亦不限米价,而贾至益多,不日米贱。市井常言,凡物之价,闻贱即贵,闻贵即贱。人闻米贵之声,如此彼有米者岂不愿乘此而争趋之。若舡只流通,趋者凑集,则即贱矣。
古人认为,若用行政手段强制压低价格,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有如提油灭火。
依我个人愚见,这口罩重点不是缺,也是不流通。所以,建议每一位有心为民的官员,抽空看一下古人的四库全书之(救荒活民书)
姑妄言之,姑妄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