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想起小时候表弟兄之间的亲密友情。
每逢放暑假的时候,大部分时间我们都住在一起,玩在一起,这几天在我家,过几天去你家,在开学的前几天才依依不舍的分别。
因为有这群表弟兄,小时候的生活格外充实,格外精彩,总以为这份纯真的友情会永远存续。
忽然有一天发现,我们之间很少联系了,有好长时间没有互相走动了。近几年流行起来的微信里居然找不到彼此。
也许是我们都长大了,有了各自的家庭,有了各自的工作和事业,家里的长辈也逐渐老的老走的走,那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在逐渐淡化。
如今的我们很少登门拜访,只是在匆匆的路途偶然相遇,不再有年少时的单纯自然和依恋的感觉,却多了一份虚伪的客套:“老表!好久不见了,什么时候约个时间大家聚一聚。”
是啊,什么时候约个时间聚一聚,可这什么时候就表示没有时候,如果还留有一份真感情的话,不用相约,随时随地可聚。
是什么原因让我们之间变成了陌路?这里面当然有各种各样的误会,但我以为最根本的一点是利。
小时候没有利益的冲突,大家都是无产者,所以可以一起穷快乐。现在每个家庭都有着不一样的境遇,有着不一样的难处,相互之间难免有一点经济往来,久而久之,这经济往来并不互等了,有往却无回,往的人心生不快:“这什么人啊?借人的钱赖着不还。”;不回的人却也在抱怨:“这什么人啊?还兄弟呢,这点小钱还好意思要。”。
起初,这样的言语往往只是说给第三者听,后来酒桌上碰到了,几杯酒下肚,便借着酒劲相互说了开来,由口到手,相互之间便不再是君子了。酒醒后,倒也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说了些歉意的话,握了手,双方都愿意和好如初。
只是后来,双方联系得更少了,甚至酒桌上也再难碰到,更不谈喝茶,连君子之交都谈不上了。
世上哪有什么和好如初啊?只不过是看透后的漠然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