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晨读
原来,我对于“快速”两个字不太喜欢,觉得那是抄捷径,偷懒的方法,但在每天写晨读或者做题目的时候发现,因为对于“快”这个字的不喜欢,效率特别低,再反思,效率低的原因是方法不对,能力跟不上。特别是在看到建议用时15分钟,我能做到50分钟才做完会做的的时候,明白了,“快”不一定是偷懒,而是抓住关键,用对方法。
《关键20小时,快速学会任何技能》对于学习技能总结了四个步骤:
选择目标,做足准备
昨天的晨读已经强调了,为什么只做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选定了一个目标,确保学习的动力,避免了其余的精力浪费。有很多想法,这个做了一半不继续,那个想想觉得困难不想开始,这个好像也不错但又买不到相关的练习工具,然后时间就哗啦啦地溜走了,还是什么都没做到,最终就一事无成。噪音太多的时候,列个清单,一个接一个PK,把最终的目标选出来,就“只做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把需要做到的程度确定,是需要学会弹3首歌,还是能做出5款蛋糕,抑或是能自由泳游到20米,目标再数量化能更直观。
扫清障碍,腾出时间
决定动手学习,就要扫清前进路上会让你分心的事情,例如微信朋友圈,例如邮件,把手机设置成免打扰,邮件统一时间处理,或者直接找个安静的地方“隔离”自己。
如果你指望“找到”时间再去做某件事,那么这件事将永远不可能完成,想“找到”时间,先得“腾出”时间。
时间,挤挤还是有点,但是这“关键”的20小时,不是随便一个时间段都可以,应该是能够进入一种专注的时间。每个人都时间不同,我比较喜欢晚上,可能是读书时晚自习养成的习惯,晚上的学习更加容易静下心,思维也更加活跃。找到自己的时间特点,结合自身情况,在固定的时间做类似的事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时间没有想象中那么多,所以要珍惜,时间没有想象中那么少,只要你去发现。
记录自己平时的时间,可以发现很多关于时间的小惊喜。
拆解目标,及时反馈
我报名学习各种课程,首先看的是这个课程是不是适合自己,符合自己的目标,其次就是看课程安排的内容,这些课程安排的内容,就是一种目标的拆解。需要的技能有哪些,如何掌握,而这些往往就是这个技能的关键点。
拆解的目的就是找到关键点,把关键的学会,就是套路了。
当时学习尤克里里,老师告诉我,中国的流行歌通常一般都是这四个和弦循环,而外国的就是这四个,掌握这个,很多歌都可以弹奏了。
反馈的重要性是我看《刻意练习》中才知道的,可能一个小小的错误就会让我们接下来无法继续提高。那时候我练习一个和旋切换成另外一个,怎么练习都不顺手,就会经常卡住,老师看我了我的指法就告诉我,无名指应该怎样,然后中指这样,食指就能比较顺手换了。后来我就把这个切换做到了,有一种突破了的感觉。虽然我不是自学,但是在学习的路上遇到困难,多问总会发现新技巧,提高效率。
还有一次是我在用Excel处理一批数据,因为更新了版本,有些功能不同了,只能用最蠢的方法逐个复制黏贴,效率低是肯定的,最晚交的通常是我。有一些百度可以解决,但是有些怎么试都不行的时候,就请教了办公室的大神们,演示了一次给他们看我的方法,他们就发现了一个小细节错误了,从此,我又学会了一个新技巧。不请教,没有得到反馈,就可能在同一个地方不停地打转。
反馈不仅是可以别人给的,也可以是自己记录对比的。
之前在朋友圈看到了一位体育老师发了自己以前的“练习日记”,无论是跳远的起步点,起跳点,角度还是游泳脚应该怎样,转身和上一次有什么不同都记录清楚在这个“练习日记”上,每天都对比之前的,调整,找到最佳的角度,最好的动作,才会有最好的成绩。
间隔复习,创建流程
温故而知新,技能也是用进废退的,不练习了就容易生疏,或者有新的技术升级了,原来的已经不适合了,定期复习才能保持着“学会”技能。
其实,这个快速学会,就是掌握了该技能的关键,针对该项技能找到了适合的方法才会快速学会。举一反三,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学习技能流程,掌握自己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