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4日,在家闭关修炼了28天的我被单位派去大马路上“睡觉”了。因为有“胖虎”、“蜡笔”的牵绊,心里总是不畅快的。爸爸想让我用文字去记录接下来要面对的生活,我知那是希望借此来缓解我不适的情绪。其实生理终会克服、会习惯不那么流畅的生活条件,对我来说更没那么矫情,只当是从小公寓搬到农家乐,每天晚安后听着绿化带里水流灌溉的声音入眠,清晨阳光透过树影又穿过帐篷蚊帐帘的网格,摇晃着将我唤醒。社区工作人员每天按时送着可口不可口不一定的饭菜,当然其中总会有两个鸡蛋、四个馒头,怎么说也不用在家里吃米饭拌米饭了。
身上是有“胖虎”的味道吧,流浪的残疾“小白”初次见面便不怕我,抢我的蛋黄吃,蹭着我的腿睡觉。每天饭点后会把街口的金毛“大帅”放出来,这时瘸着腿的小白也可以像弹弓一样瞬间弹到树上去。这个时候我总会指着小白说:“你能耐的不行,下来把大帅也咬走呀,光欺负别的流浪猫咪不让它们近我身,算什么好汉。”
这样一猫一狗直到第九天,天黑接到了“睡大马路”最后一夜的通知。居家40多天的商户,此刻都站在树影下谈天说地,那些生活中的如意不如意,此刻都淹没在了“自由”的喜悦当中,这是全国人民一起奋斗来的“自由”,不易。
这样的十天,好似是惬意的。
诚然,恐不然。
心理学阐述,一个健康的人格可以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的对自己进行修正。20多岁的我自诩心理符合健康预期, 然而这十天除了硬撑的自我安抚,更多向自己袭来的是迷茫、无助和从未有过的孤立无援感。自身“志愿”的标签使得“讨好型”人格在我的身上表现得淋淋尽致,更多的定义像“赎罪”——替自己的信仰“赎罪”。有一点传统习俗中讲的”父债子偿“,可我却无法去定义这个”父”具体为何物。我只知它本意无恶,事出有因,误入歧途。多想告诉那些失望的人们:它是化在我骨子中的信仰呀,请大家原谅它吧,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或许成为那个为自己信仰“赎罪”的载体,心里会痛快些。可转过身在无人的角落,内心也会去批判自己所守护的信仰。其实信仰崩塌的日子不好过的劲大,又不可开口,凡开口眼泪就把涂在脸上的防晒霜冲出一条沟壑,狼狈不堪。
这十天失去了格物致知的能力,每天都在怀疑自己,却又给自己强迫洗脑,想一些压根无法说服自己的“事出有因”。这一次我懂得了那些自我拉扯的苦难真的是无法诉说,我将它定义为自己人生的“十天浩劫”。20多年来对外界、对自我的认知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被摧毁,曾经的信仰突然就变的很陌生。一时间无处安放的心开始迫切的寻找着陆点,向身边热爱“南京市民”的伙伴发出了求救的信号,虽然我依然不懂他们的狂热从何而来,聊以慰籍。
自己尝试将虚无拉扯化解。和父亲打视频是我日复一日对生活这个症下的最好的解药,父亲不仅是最了解我的人,同时也是职业前辈,对这时女儿的自我挣扎自然是感通的。少见父亲如此不多言语,只是看着视频这边说着说着就泪流不止的晚辈,是因为不可将心疼表达出来吧,因为这时候父母的一句“回来吧”,真的会让这个孩子彻底对自我的认,失去了解的时间和肯定的可能,更甚“落荒而逃”回到家中。所以那几晚父亲只是陪伴、倾听。尝试去和朋友沟通,打完招呼后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为避免尴尬,回信息都成了客套轮回,不是他们的错。
是天意吧,在这个时候看到了一篇解读“李诞”的公众号推文——《李诞,挺住》。文中那一句“唉,怎么办呢?生活还是要继续的。”代入感太强了,对啊,生活还要继续,继续就要努力,努力就去顺应,想要快乐的去顺应便需要发自内心认同。小眼睛婴儿肥的李诞照片上写着一句以前从未看到、却在当下践行的一句话:成长就是知道什么是对的,还能忍住反感先去做错的。看到这一句时,自己那座高大紧闭不透光,被实木门掩着的心被推开了,阳光顺着门的缝隙,笔直的打了进来,那一道光将当时混沌的内心照亮了一个角落。
李诞说只有“严肃文学”能够安放他的心,好像突然就明白了自己为何没有目的,却总也喜欢看一些对自己有一点“艰难晦涩”的书籍。尤其这十天,只能将自己交付给蒋勋先生,日出日落耳边都是他温文尔雅的声音,在娓娓阐述对红楼梦的考究和解读。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对抗着虚无,对抗着自己坍塌的内心世界,努力让自己看起来与平时无二样,转移注意力让时间以小碎步的方式跑起来。
李诞还说道:“看清生活真相,但依然热爱生活”。我一边努力的揉着眼睛,一边先让自己”依然热爱生活“。 一日中午,社区的实习工作人员来送生活用品,讲了一个不怎么样的悲伤故事,我脱口便接出来了一句更不怎么样的话,后突然想起文章中又一段话,“人不想被绑架,最简单的方法不是反抗,不是报警,而是顺从,你主动把自己绑起来显得自己特别自由。”你看,这样的话,其实罗永浩的另一句放在这一段也很恰当的,“一个坚定的理想主义者,最有可能蜕变成一个坚定的犬儒主义者,改变就发生在信念崩塌的那一刻”。
“睡大马路”的最后一夜,40多家商户,依然站在树影下谈天说地,“自由”的喜悦在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充斥着。单一个商户因为合理的原因在店内,与大家隔着推拉门对话,喝了点酒的他打开了中年男人酒后奔溃的“开关”,于是我又成功的去践行自己的“赎罪”工作,安抚好他不久,发生了一段没什么必要描述的插曲,却也成为了我奔溃的导火索。这十天的“自我浩劫”全部情绪,在这一刻喷涌而出,好像一根皮筋已经拉扯到了极致,用自己歇斯底里的哭声对抗着自己崩塌的信仰,仿佛在向谁控诉,或许就是在向信仰控诉它本身。
那一夜大家应该都睡了一个好觉,像极了小时候玩捉迷藏,有一个小朋友喊道“电报被盗,全国大解放”,接着所有小朋友都胆战心惊的从犄角旮旯跑出来欢呼雀跃,宣泄着快乐的情绪,然后回到家中安眠。而我因为全城解禁,无法再睡大马路的帐篷里,一夜未眠。
这十天我以为的黑色生活,当它过去了以后才发现,苦难是用来回忆的这句话是多么的准确。很久很久以后那些虚无痛苦的自我撕扯应该是会被时间抹平的,或许到那个时候记住的只有搭档大哥不动声色的关心,在我受委屈的时候去和别人争辩。是商户们送的小温暖,那时可以吃到一份大盘鸡拌面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夜里十二点从门缝中叫我过来,送一碗西红柿鸡蛋面,以及他们即便有满腹的抱怨,也会在看到你的那一刻把不好听的话收起来,表示对你的理解。到很久很久以后,才可以像杨绛先生写《我们仨》一样,将那些苦不堪言的事一笔带过,只有“我们仨”。
那就等等吧,我也不着急,日子还长,总有一天会得老年痴呆,会忘记那些不快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