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更换
如果你有留心观察,会发现有些号主长期坚持一个项目,一做就是好几年,还有些号主,赚钱项目隔三差五的更换,让人眼花缭乱。
看到隔三差五换项目,大家可能想到最多的是收割完一波,换个项目继续收割。
这不就是纯粹割韭菜吗?
其实,大可不必一刀切看待这个问题。
很多时候,换项目,无论是项目原因还是人为原因,都离不开利益最大化,赚钱短期化。
有的人渴望短期赚钱,趁着热度赶快收割一波,有的人细水长流,慢慢赚钱。
02
方案
短期赚钱,这个短期,会因为你的原则、项目本身的特点、还有你对赚钱的期望而决定。
比如,A项目跑通了,确实赚到了钱,而且短期内可以一直赚钱,那就立马推出项目,这样可以把流量趁热转化变现。
这样做当然无可厚非,但是,随着平台的规则改变,或者深入操作后发现了很多细节问题。
这个时候,就会面临两种选择:
1.继续深挖A项目。
2.放弃A项目,转而测试B项目。
如果选择第一个方案,那么很有可能在一段时间没办法将剩余流量进行继续转化。
如果选择第二个方案,那么剩余那部分没转化的流量,会因为你新推的项目,再次激活,进而转化。
如果你是项目方,你会选择哪种方案进行转化呢?
03
成本
我今早看到一个福特的汽车故事,感触颇深:
福特在70年代研发过一款车,这款车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发生车祸的死亡率比其他车要高。
但是福特公司发现这个问题并没有及时召回,反而找精算师,算下撞死赔偿的成本高还是召回的成本高?
结果发现,召回的成本更高。
于是,福特决定不召回。
所以在当时,节省了一笔巨额成本。
但是,你会认为这个钱能那么好赚吗?
结果安全事故急剧攀升,导致用户当时对这款车乃至对福特公司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短期获益,确实诱惑很大,赚钱很多,但是放在长期,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无论是工作还是副业,信任度却大减,这份持续赚钱也就不复存在。
因为一味追求短期赚钱,终将会让你失去可发展的长期收益。
04
内心
面对长期获益的信任度,有的人会选择一个项目做久做深,有的人选择后端交付做好做透,有的人会选择退回机制和兜底承诺。
更有高明的,是各司其职,分工合作,A只负责前端引流,B只负责后端交付。A只负责如何获取流量,B只负责项目测试和培训解答。
无论哪种,都是在短期赚钱和长期获益上的平衡和博弈。
这种平衡和博弈,是决定你赚1年钱和赚10年钱的重要因素。
所以,除了关注自己的账户余额外,不妨多看看自己的内心,那份责任感、使命感和价值感的东西。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