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李玫瑾教授的心理抚养(三)对于问题未成年人有了更多的认识。
首先成长环境的影响。父母为了改变命运,最在意的是如何由贫困变为富有;而对于孩子来说为了心理安全,他宁可要贫困。
我们都知道上世纪60年代的自然灾害是最穷的,文革时期是最乱的,但是没有那么多的社会犯罪案件,改革开放30多年,人民的生活富裕了,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到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自然环境也悄悄地被遭到破坏,水资源污染、气候变暖等;始料未及的是人的心理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很多人为了改变命运,孩子一生下来就交给老人抚养,抛下幼小的孩子外出打工,干部异地任重,城市出国深造等。家庭结构虽然完整,但家庭功能不完整,没有陪伴,没有自己抚养孩子,不能建立最初的依恋关系链接。孩子出现问题了,叛逆了,老人管不了了再接回父母身边,一严管就恨父母,因为最关键的早年抚养依恋期没有形成。
我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案例:他是一个男孩,父亲常年在外,妈妈在家照顾他和妹妹,因为妹妹小,常常对他疏于管理造成他学习不上心,作业完不成,成为学困生,父母没少唠叨他;为了让他“变得优秀”,每天放学后他被安排先去辅导班做作业,放心的妈妈也不检查,久而久之,撒谎不写作业,恢复到原始状态,爸爸电话中训斥、难得回家一次也会拳打脚踢的给他立规矩;妹妹上半托幼儿园了,妈妈便找了一份临时工作,午间他都是去姑姑家吃饭。慢慢地妈妈无论说什么事情都会犟嘴,甚至说老了不管之类的话。
其次,未成年人问题是成年人造成的。第一,6岁前喜欢吃什么,孩子一辈子最想的就是这一口;第二,孩子的脾气是带出来的,跟父母的早期教育有关,孩子的价值观是父母唠叨来的,为什么很多人没有底线,耳边没有观念;第三,孩子的残忍是孤独无助熬出来的;第四,孩子的无耻是百般迁就力出来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很多父母潜意识地意识不到自己对孩子的溺爱,总认为给规矩孩子还小,“树大自然直”,所以在孩子的塑形期没有给你矫正,没有等到你所认为的“直”的年龄,就管教不了了。强烈呼吁:从怀孕开始到孩子初中毕业,父母要陪在孩子身边,不要外出务工,因为你纵有一千一万个理由,都将无法用金钱补偿和挽救孩子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