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天的阅读,我并没有把《精要主义》这本书看完,因为我觉得这本书对自己意义重大,所以我打算用精读的方式去读完它,保证自己可以阅读到这本书的精髓,而不是简单的把读完这本书当做任务。我认为我的任务应该是理解这本书。
今天一开始,我先百度了自己还不知道的心流的概念。老实说,专注力这方面,我并不是特别在行。但是当我看到百科里介绍的和心流有关的运动时,我发现了篮球,这是我最喜欢的运动。而且自己想了一下,确实,在我打球的时候,我真的做到了全身心去投入到一件事当中。一般我都是打完球,才想到自己还有别的事。这件事让我明白我有这种所谓的心流。我可以在别的事上面,找到那种打球时的感觉,这样我就能提升自己的心流。
不过,要在所有的事中找到心流,那一想就知道是不可能的,有些事容易,有些事是困难的。这就谈到了我对这些事的态度问题,以及关于这些事情的成功率。
我所做的事,不可能每件事都做到让自己满意。而在看过书后,我也知道了并不是说越努力事才能办的越好。而是要适当的选择,适当的放弃。而这么选择呢?
机会,几率,在经过思考以后,了解到自己做那些事成功率高,那些事自己可以去拼,那些事以现阶段自己的能力无法做到,就这样,先放弃一些事,去做成功率高的事,这样,效率就来了。
做事一定是要有精力的,我一直对睡眠有自己的见解。我认为,即使是睡多了,也不能睡少了。这个结论是我在高中的时候得出的。一开始,我一天都在自习,不睡午觉,晚上做作业到12点以后才睡,第二天6点半又起床读书,结果呢,完全就像是在开玩笑一样,自己的成绩不进反退。于是后来我就尝试着睡午觉,晚上自习回来不做作业了,早点睡,甚至在周末睡12个小时。结果,我的成绩有了显著进步。所以,直到现在,我也认为,只有自己有足够的精力,才能去最好一件事。
所以,当一件事,自己有较高的成功率,自己有足够精力,我才会去做。并不是说自己对一些事不去拼一把,而是常态如此,不轻易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