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上午,二十多位校友冒雨前往广州西塔,参加上交广东思源书香社第一期线下聚会活动,其中不乏多位从深圳、阳江等地奔赴而来的校友,满满的热情让人心里暖暖哒!
分享篇
交大校友人才辈出,此次聚会特意请来两位资深校友担当嘉宾,分享读书体验。
“读书是为了修身养性”
——张若强校友分享《中国书法与儒释道》
张若强
上海交大客座教授
南国书香节艺术顾问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铁路书法家协会会员
1987年毕业于上海交大高压电技术专业
举办过7次个人书法展,已出版8本书法集
虽然读大学之前对书法已经很感兴趣,但迫于学业,只得以学习为重,直到上了大学才开始学习书法。上海的文化艺术气息非常浓郁,在这种环境下,我开始学习书法。当初是抱着玩一玩的心态,但时间一长就上瘾了,现在瘾更大,完全放不下了。——张若强校友
人文主义的境界,在于崇德为仁向善,这是我书法创作表达的重要主题。与人为善,以德为尊,以仁为友。我们通过阅读儒释道的经典,都是为了种德修身,都是为了培育人文主义精神。——张若强校友
你必须是个读书人,而不只是个写字的。除了专业以外,还必须多阅读,而且要读书法以外的书。文史哲经都要读。中国书法与中国文化互为核心,书法不仅仅是审美、造型、线条、布局,这些只是形,我们还需要人文情怀和思想。——张若强校友
母校120年校庆时,广东校友会赠送给母校的端砚上的题签便是张若强校友所书的交大校训——饮水思源。
从文房四宝讲到秦始皇统一文字,从如何欣赏书法作品谈到读《论语》修身养性,张师兄娓娓道来,将三十余年读书写字的功力倾囊相授,现场校友听得如痴如醉!
如今,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平常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偶尔写一写也常出现提笔忘字的窘况,更别提花时间和功夫练字啦!但中国书法传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大美艺术,其中的章法、笔法、墨法塑造了作品的神韵,欣赏张师兄的书法作品叫人心旷神怡,赞叹不已!
咦~~是不是有点儿眼熟?
嗯,广东省著名的“南国书香节”活动,便是由张若强校友题字的。
我们思源书香社的逼格真是越来越高啦!
期待张师兄再次在思源书香社开坛授课!
“共读一本书”
——王建雄校友分享《读书会与私董会之我见》
王建雄
私董功场 合伙人
富兰科林国际总经理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MBA/MPM校外导师
1991年毕业于上海交大高分子材料专业
以前在学校读书,总是把书从薄往厚读,查资料做笔记不亦乐乎!可是如果只做到这一步,书越读越厚,最后岂不成为书呆子!所以,读书很重要的一步是把书从厚往薄读。特别是在知识过剩的当下,要注重对知识的萃取和提炼,将知识转化成理念,指导自己的行动,最终成为自己的见识和胆识。——王建雄校友
私董会最早起源于一个团队:1957年秋天的一个上午,威斯康星州企业家罗伯特•诺斯坐下来与其他CEO共同把一个简单而又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想法付诸实践——通过分享他们的知识和经验,促进各自企业取得更理想的成果,这样的组织称作“同僚咨询委员会”(国内称为“私人董事会”)——王建雄校友
王建雄校友分享的管理学经典案例
迈克•韦尔奇在接管业务庞杂的GE后,向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请教。
大师既没有长篇大论也没有具体支招,而是问了迈克•韦尔奇一个问题——假如GE没有进入这个领域,现在还会选择进入吗?
正是这个问题,引发迈克•韦尔奇的思考,最终成就了GE的“数一数二”战略。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有意识的无知,有力量的提问。
私董会之我见
积极聆听,善于提问,引导参与者自己思考和探寻出路,这种方式不仅适用于公司管理,同样也适用于亲子教育。
读书会之我见
共读一本书,不仅要自己读书,还要大家一起读、一起分享,坚持读书、坚持写读书笔记。
交流篇
既有刚刚踏出校门的90后小鲜肉推荐自己喜欢的大数据相关书籍,也有71岁的资深老校友分享自己读书旅行的人生体验, “人家特朗普70岁还竞选总统呢,我们的人生才正值中年!”
“过去啊,没有公式和图表的书我基本不看,你说这是不是一种病!”哈哈哈~~
如何在快节奏多任务的当下静下心来读书思考呢?尝试“听书”吧
校友们把自己喜爱的图书也带到现场,通过交换,书流动起来,思想也跟着活跃起来!
从现场交流到微信群里继续讨论,热烈的气氛不停歇~666~
花絮篇
感谢上交广东思源书香社首届社长——徐辉校友提前一天先后两次到现场检测设备,做安排准备!
感谢才貌双全的银美金校友提供如此高大上的聚会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