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的安然可谓有着丰富的住院就医经历——自己生病住院、父母体弱多病N次住院、帮助亲戚联系住院就医……每次都顺利病愈,细节过后就淡忘了,留下的就是对医生、医院的信任。
入伏的第三天,在相邻城市工作的儿子打电话跟她说自己发烧三天了,去社区诊所看了医生,吃了阿莫西林和退烧药也不见好转。孩子已经有一个月没回家了,安然让他请两天假,连上周六、周日,可以在家来多休息几天。孩子身体素质很好,26岁了,从没输过液。回家后大家都没太在意,认为就是感冒没休息好,督促他继续服药休息。第二天中午,孩子高烧到39.2℃了,才赶紧去最近的一家二级甲等医院挂了急诊,验血,拍了CT。CT报告单上除了写着肺部感染,还怀疑有肺结核。安然恰巧碰上了以前认识的内科主任,他看了CT片和血检报告,真诚地说:“必须住院治疗,从血检上看是细菌感染,但CT报告这样写,我建议你去传染病院确诊一下,他们毕竟专业,别耽误了。”
安然多少有点医疗常识,知道肺结核必须在传染病院治疗,所以赶快去了市内唯一的传染病院肺结核科。恰巧主任做诊,她看了检查结果后说:“感染的位置是结核多发区,感染点密集,需要进一步检查,不管怎样得先退烧抗炎啊。”安然二话没说就办理了住院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