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分享(2019年6月7日):
多彩的端午节
“每逢佳节倍思亲。”时间过得真快呀!又是一个端午节,又是一个团圆的日子,我们姊妹几个特意赶回老家,一家人在一起享受团聚的快乐。
热闹非凡的包粽子大战拉开了端午节的序幕。 在老妈的统筹安排下,我们分工明确:二姐淘米洗枣后去看护孩子,我把已经清洗干净的芦苇叶一片一片摆放整齐,老四包粽子。老妈看着我们姐妹几个热火朝天的包粽子场面,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又一次说起顺口溜:“珍珠包黄娘,要吃黄娘肉,解带脱衣裳。”
最开心的是那些无拘无束的孩子们:时而叽叽喳喳讲述着端午节的故事,时而做着自编自演的游戏;时而穿梭在忙于包粽子的人群之中;时而互相系带五色线和香囊。“粽子……粽子……,我要吃粽子……”两岁多的侄子拿起那些刚包好的粽子,已经迫不及待想品尝它的味道了。其他几个小孩看着这些可爱的粽子忍不住垂涎三尺了。
“好香的粽子呀,粽子已经煮好了,我们终于可以吃了。”经过一阵忙碌之后,孩子们终于吃到了期盼已久的粽子。
“外婆包的粽子真香啊,简直是人间美味。我最喜欢吃外婆包的粽子,虽然我也能吃到买的粽子,但是我依然怀念这些味道。”儿子一边吃着刚出锅的粽子,一边说着自己的真实感受。
与其说我们吃粽子开心,还不如说端午节的其它节目更精彩。孩子们一起朗诵有关端午节的歌谣:“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五月五,过端午,划龙舟,敲锣鼓,一 二 三四五,你划龙舟我打鼓。”
“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
孩子们不但唱起了歌谣,还背诵了有关端午节的两首古诗。一首诗是陆游的《乙卯重五诗》:“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另一首诗是文天祥的《端午即事》:“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看到孩子们这么开心,我也情不自禁地分享了有关端午节的三个绘本故事。一个是《端午节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到端午节也叫端阳节,或五月节。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在汩罗江投江的爱国诗人屈原。人们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等活动,就是为了保全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能有完好无勋的身躯。
还有一个绘本故事是《小粽子,小粽子》,让我们了解到,无论是北方的大枣,豆沙,八宝粥等粽子,还是南方的火腿、蛋黄等粽子。在竹筒粽子你协调下,他们团结一起,齐心协力就能创造出奇迹。从而博得更多人的喜爱。
第三个绘本故事是《奶奶的丝爷爷的船》。孩子们从这个故事感受到乡村端午节的热闹氛围。全家人一起体验包粽子、吃粽子的热闹场面,我尽情地欣赏奶奶用丝线缠的五彩缤纷粽子,还观赏有爷爷参与的赛龙舟比赛。不但包粽子、吃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风俗活动令人难忘,更让人铭记于心的是对伟大诗人屈原的爱国之情。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同样的端午节,由于孩子们的积极参与却又不一样的感觉。我坚信:这个多彩的端午节一定会让我们回味无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