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霍小辉的人都知道,这人就是个鸡汤高手。“错过的昨天,永远是明天的起跑线”,“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的寻找”,“梦想的终点一定是要付出才能收获成功的”……
会熬鸡汤的人不少,但能把自己活成一碗鸡汤却不多,霍小辉就是后者。
快睡觉的时候,霍小辉给我发了张音乐播放器的截图过来。进度条刚好给这几句歌词踱上一层金黄:“我看过沙漠下暴雨,看过大海亲吻鲨鱼,看过黄昏追逐黎明,没看过你。我知道美丽会老去,生命之外还有生命。我知道风里有诗句,不知道你。”
刚琢磨着这里面有啥鸡汤秘料,他就跟丢炸弹似的,连丢了几条语音过来。每一条都巨长无比,叽里咕噜地说了一气,内容颠三倒四、毫无重点、逻辑可言。唯独压抑的音腔,散漫又带了丝嘶哑,让人一听就知道:这家伙喝大了。
当我赶到现场的时候,霍小辉瘫坐在椅子上,手里捏着个江小白的酒瓶,目光空洞盯着面前热气翻滚的火锅,不喝不吃也不说话。见我来了,连眼睫毛都不带颤一下的。
就在我怀疑此人是不是伤心过度,患上了鱼眼病,睁着眼也能睡觉时,他忽然看向我,眼里有一片海,海上翻滚着波浪:“你说人活着到底图些什么?如果只是为了脱离贫困,让父母家人过上好生活,那为什么我一点也不快活?”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位“鸡汤大师”如此颓唐。从初中到大学,普通人花十年的时间走完,霍小辉花了十八年,足够一个人成长挥霍的青春岁月。
小考的时候,霍小辉从乡镇学校考上了市重点。为了给家里省钱,他去了普通中学。普通中学可以免学杂费,每学年一百四十七块钱。中考的时候,他又考上了市重点。这一次他去了。不巧的是,霍小辉的爸爸在工地上出了事,当场毙命,只留下一堆债务。
迫于老父母和乡亲邻里的压力,和他家一向不太对付的大伯父不想背负恶名,开始拿出一部分钱来捐助他和妹妹念书。有偿捐助,打了欠条的那种。
你永远没办法让一个行走在沙漠,从未见过江和海的人,放弃苦守眼前的水洼,去追逐更宽更大的绿洲。因为于他们而言,水洼能解近渴,即是最好。比如霍小辉的妈妈。
高二的时候,霍妈妈让霍小辉辍学去读了技校。当年的技校还是包分工的,读个两三年就能有工作,有工作就能有收入,有收入就能还债务,就能撑起一个家。
道别的时候,我把前几天从报纸上裁下来的图片递给他,上面印着复旦大学的校门。看着他小心翼翼地用指尖触摸着那一张碎纸片,我忍不住问了他一句:“你真的要决定了?就不怕以后后悔?”
霍小辉摇摇头,说:“我妈为了我和妹妹牺牲了很多,我不想辜负她的期望”,搁下一碗“鸡汤”,“只要心怀梦想,哪里都可以开始!”就转身走了。
之后的几年,霍小辉在工作、还债,供妹妹上学之余,两度参加了成人高考,居然真上了复旦。大抵是受到高校学术氛围的影响,快毕业的霍小辉打算继续考研。而此时的霍妈妈却觉得儿子年纪不小,是时候该找份稳定的工作和正经的儿媳安家落户了。
考虑到老人家日渐不好的身子骨,他将深造计划搁浅,和妈妈相中的一个女生结婚了。结婚没多久,那女生就怀孕了。在孩子出生之后,霍小辉就很少再出现在我们的就酒局上。一度让同为人父,却收不下爱浪之心的几个哥们儿自叹弗如。
按霍妈妈的逻辑来看,人生走到这里算是步入正轨了。可生活似乎就是头抚不平的倔毛驴子,你越想按部就班,它就越不让你称心如意。
霍小辉离婚了,前妻净身出户,孩子归他。戏剧的是,他们离婚的原因是:那女生和他妈不和,常常因为一丁点琐事就吵个不停。女生受不了他妈的掌控欲,提了离婚。
究竟是有多不合才能让一个刚晋升为母亲的女生一意孤行?让她不要钱、不要房、不要孩子,只要离婚?
我无从得知,很长一段时间霍妈妈都只是霍小辉口中的一个存在。她会在阡陌交通的路上摘几束野花回家,一束插在续了水的废弃易拉罐里,放在儿子床头;一束裹在柳枝里编成花圈,放在女儿头顶。温柔又富有情调,对孩子宠爱胜过管辖的她,曾一度是我们一众皮崽崽心目中的“模范母亲”。
但环境对于人性格的塑造和扭曲力度,显然远远超过我们所能想象的范围。霍妈妈在丈夫死后就没有再婚,在霍小辉熬出头之前的几年里,做了很多份工来赚钱养家还债,期间又不得不和各种奇葩亲戚以及债务人周旋,渐渐养出了一副强势尖锐的性格。
当我在婚礼上见到这位能迎来送往、犀利谈笑的母亲时,显然无法把她同霍小辉嘴里的那位温婉女性合而为一。可叹的是,霍小辉从来都没有,或者说根本不愿意去注意母亲的这些不同。
霍妈妈说:“我苦点累点没关系,只要你们过得好”,“我那么做还不是为了你好,为了这个家好”,“我那么辛苦是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我自己么?”诸如此类的话语,不甚其数,但他从未觉得这是一种抱怨,也从来没觉得这是一碗掺了慢性毒药的“毒鸡汤”:没错,我就是为了你才活着的。
也因为这些无所察觉,让霍小辉在不自觉也继承了母亲的衣钵。辍学,放弃读研,和“母亲相中”的女人结婚,乍一看,每一件事里面的主角都是他,细一看,演绎的却都是别人的故事。
这就是他无法真正开心的原因。即便一切的出发点都不坏,但霍妈妈毕竟不是霍小辉,不会懂儿子内心的真正诉求,她所认为的“不坏”并不一定就是“好”。
可惜,行为的双方却都没有意识到这点。只是一次又一次地以“爱”之名,在困住对方的同时,也困住了自己。于是有了历尽千帆,却忽然间迷失了方向,在我面前颓然而坐的霍小辉。
他还是执着地继续问我那个问题:“告诉我,为什么我一点也不快活?”问了又不等我回答,只是自顾自就着手里的酒瓶喝起了闷酒。
我没有回答,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了声:“时间不早了,走吧。”
霍小辉盯着酒瓶静默了许久。直到江边刮来一阵冷风把几近光秃的银杏树吹得摇曳晃动,他才抬起头对我说:“我知道了。走吧!”此刻,他眼中的波浪已恢复平静。
我到最后也不知道当时的他到底知道了些什么。是知道时间不早了?还是知道自己为什么不快活了?旁观者固然清,但却也无法真正感同深受。有些事注定只能自己去琢磨,有些人注定只能自己去了解,比如在无意中被忽略了的你自己。就像酒瓶子上写的那样:“我们总是想着迎合他人,却忘了最该讨好的是自己。”
你或许看过沙漠下暴雨,看过大海亲吻鲨鱼,看过黄昏追逐黎明,却没看清过自己。你或许知道美丽会老去,知道生命之外还有生命,知道知道风里有诗句,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或许,你生来谁都不欠,欠的只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