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春节,从回家到漂泊~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里一年一度熙熙攘攘的春节大迁移已落下帷幕,“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已是千万游子辛苦拼搏一年的期盼,那颗盼归的心永远被牵引着,总会回到最初的地方。就像高飞的风筝一样,无论走到哪里,走得多远,风筝线的另一端总是故乡,是那片养育我们的故土。

小时候总是盼着快快长大,为的是有一天能实现幼稚的独立、自由,离开父母的限制和唠叨,追求自己儿时懵懂的憧憬。长大了,也确实离开了家乡,也是在那个时候才读懂了乡愁。还记得上大学时第一次离家那么远,开学季正赶上江南雨季,阴雨绵绵亦是思乡切切,当曾经迫切渴望的自由和浪漫的烟雨慢慢,变成了泪眼的朦胧和无助时,对家乡的思念才是那么真切……

从那时起,家乡就变成了一年几次甚至是几年一次才能拥抱的温暖。腊月盼归,正月愁离,是每年春节期间的重复节奏。故乡容不下肉身,他乡容不下灵魂,心灵得以在一次次往返中被洗礼,每一次的归途都又一次地清醒“我是谁、我该做什么、我该到哪里去”。这么多年也只有那个偏远的小山村、只有那难得的一刻能让内心真正平静,回到最初的地方,回归最初的愿望。

今年回乡,曾经的小学已被私人购置用做牛棚,儿时的朗朗书声变成了如今的哞哞牛鸣,都是自然之声,听来却是不一样的心境。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更迭,越来越多的小学甚至中学被撤、并,原本丰富小山村的孩童书生也被迫游学他乡,过早地离开了父母、亲人和乡土故知的陪伴,这种人为的拆离,是城镇化的进步还是人性自然的退步,我久思不得其解。人类到底该追求物质的丰富、便利还是内心的富足、安宁,灵魂终究的归处在哪里,极思愈惑。

还记得我们上学的时候,虽是一所仅有50多名学生的小学,给整个小村庄带来的却是充满期望与未来的寄托,老师、乡亲都在盼着孩童中有几个会金榜题名、走出村子,荣归故里时是乡人的回忆,也是村子的历史……如今,鸟禽回笼时已不再有孩童欢笑声,似乎曾经盼望的走出山村现在人人都可以实现了,可那份期盼的心境却再也没有了。人,总得有些盼头不是。

古来孩童都代表着未来和希望,亲近自然的成长环境顺应人性的发展,也最有可能激发创造性和灵感,我想这应该是古来大家们好游山历水的缘由吧。飞速前进的现代化车轮,带来了大规模的城镇化,却碾碎了自然纯朴的认知,美丑颠倒、善恶不分,利欲熏心的钢筋混凝土终究铸不出平静安定的港湾。极速丰富的物质让人心浮躁,快还是慢好,换个角度,世界迥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看着日历,推算单位的值班安排,发现今年春节自己又轮到值班。 工作五年有余,因为一直没有调换过部门,所以每一年春节都...
    陌路将至阅读 2,385评论 37 36
  • 我们是市里第一批上山下乡插队的知青,1968年11月22日到饶平县钱东公社插队,经过秋收、冬种等农活和“忠...
    秋之牛阅读 597评论 4 6
  •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在春节期间,外出务工人员往往都要回家过年,也就造成了火车站、公交...
    江城吴言阅读 156评论 0 0
  • 我的家乡在一个小山村。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 记忆中过了小年,就开始忙年了。记得那时候还杀年猪的,养了一年的...
    生如夏花之绚烂qq阅读 582评论 0 0
  • 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这个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里,面对繁重的工作我却不得不加班。当我一头扎在堆积成山的企划案中忙得焦头...
    陶丽娅阅读 843评论 2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