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各个场合推荐过“第一性原理”,他做产品一直遵循的原则都是“第一性原理”。这有点像一个特别直接的追求者,面对女神,直接了当表达需求,不够就想办法去满足条件,这是效率最高的办法。
看上去这做法适合所有的事。
有一次罗辑思维在得到APP直播例会时,罗振宇很郑重的说,“我最近一直在思考我们公司的‘第一性原理’是什么?”
“我想了很久,今天脱不花的一句话,我忽然有了答案。”
追根溯源,“第一性原理”最初是什么意思?
第一性原理通常是跟计算联系在一起的,是指在进行计算的时候除了告诉程序你所使用的原子和他们的位置外,没有其它的实验的,经验的或者半经验的参量,且具有很好的移植性。
“第一性原理” vs “经验参数”
作为评价事物的依据,第一性原理和经验参数是两个极端。第一性原理是某些硬性规定或推演得出的结论,而经验参数则是通过大量实例得出的规律性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来自第一性原理(称为理论统计数据),也可以来自实验(称为实验统计数据)。
百度说
广义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指的是一切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计算。
我现在倾向于把这个名词理解称为:
用最直接的方式,从核心需求到最终用户之间,建立最简单的逻辑链条的通路。称为我目前定义下来可以方便使用的产品化的第一性原理(Product's First Principles)。
这也可以作为我们小团队的一个语义设定。
下面依据产品化的第一性原理(Product's First Principles)细说一下一个显而易见但是从没被我们理清楚的概念——
价格。
任何商业机构的存在目的,是输出“产品”,然后换回市场认可的价值。
无论产品的内容是,奢侈品,时装,性冷淡风的家居设计,还是麦肯锡的战略服务,或是古筝老师的课程,或是瑜伽私教老师的心灵按摩。
你设想一下,为什么客户会愿意掏钱购买包含了利润空间的产品?除去成本后的部分,他得心甘情愿付费。谁会这么傻?
设身处地的想一下,如果你是顾客,
什么情形下,你会瞄一眼产品,再看看价格,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就转身而去。
什么情形下,你即便知道其中有水分,有很大价格空间,但依然愿意支付,甚至有时是迫不及待的付钱。付钱算什么,拿到这个产品似乎“特有面儿”呢。。。
拿着现在属于你了的物品,转身,拍照,晒朋友圈,准备秒掉朋友圈,显示自己的独特性。
有答案了吗?
如果你跟我一样,那我们的心理和大多数人是一样的,那就是,
无论你的成本是多少,你给我产生的价值,超过了我支付给你的钱。
这个时候商品的交换是成立的,准确的说,是---- 公平的。
客户这边,他支付了超过商品本身价值的价格,他愿意付费的前提,一定是他判断,他从购买中也获得了收益,可能是实用价值上,可能是晒朋友圈的优越感,他支付的价格,等于或大于商品定价,他也是赚的。
这是一个双赢结果。因为互相都有收益,互相从这场交易中都得到了收益,因而这个收益滋养了接下来的市场和生产的发展,所以这几乎可以算是一个三赢局面。
这样的市场,这样的交易,这样的产品是良性的。
所谓良性,也就是说它是可以持续发展,他是可以从小长大。
用产品的第一性原理作为判断依据
作为判断依据用这个底层逻辑,让我们时不时问问自己,我现在做的产品,我定的价格,是否合理。
有了已被证明的公理,判断标准就有了。
谨慎
从这件事里得出了一个走歪了的心理,做出一些假装讨好客户的产品,或者是隐瞒产品的部分信息之后,企图绕过用户。当下判断让他错误的理解了产品的价值,从而支付,后客户发现了事情的真相,你的产品并没有如他预期的提供超额的价值。所以他接下来将不再成为你持续的客户。有这样的交易就不是良性的。
当然,不是良性就意味着,有被改进的空间。
而你提供的价格是否合理?也是这样判断出来的,只不过在价格这件事情上还会加入一个市场参考参照标准。
然而如果我们运用第一性原理,这个价格我们是可以不通过他人来制定的。
我们只遵循第一性原理,只跟我们的客户和我们自己以及生产环节的最底层逻辑打交道。这个依据不同产品细分的分析不一样,以后再议。
这个主题并不新颖。但是我们就是有很多旧观念,旧就是旧在其实它相当的“模糊”。
这也对应了李笑来专栏有一期的内容——【做对他人有用的产品】这提供长远的价值。
是为,给正在做产品定位的初创团队,一起琢磨。
PS:发现一张图,的确可以说明全文。刚看了成甲的《好好学习》,四张图搞定全书(当然,是我个人的收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