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说“开卷有益”,那是因为书籍都是经过筛选的。
比如《诗经》原本有1500篇(有说15000篇),孔子删改为305篇,然后说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其实哪是所有的诗篇都那么思想纯正啊!被删掉的1200篇,《国风》居多,大多都是象民间二人转一样泛黄的酸黄菜。
孔子做《春秋》也是微言大义,达到“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就行了。左丘明等人无知多事,非得给《春秋》做传,把故事展开,是为《左庄》,结果是混乱人心。所以他瞎掉了!后来孟子又一言以蔽之——春秋无义战。圣人就是圣人!
元朝取消科举,文人无以为生。加之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形成,宅男宅女无以为乐,于是世俗的戏剧和小说开始盛行。陈寿的《三国志》被敷演为《三国演义》其效果与此类似。现在又发展为《易中天说三国》之类的更加“透彻”的东西,简直是为了赚钱不负责任!
明朝以后,又出了更加世俗化的《聊斋志异》《三言》《两拍》乃至《金瓶梅》。所以就出现了“老不看三国,少不看聊斋”之说。
但是,那些负责人的艺术家还是很谨慎的。就算是那些情场老手的作家如莫泊桑之流,描写情爱的小说都非常干净。
文学艺术不可不慎!
近代以来,随着大众传媒技术和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化在越来越贴近大众的同时,越来越媚俗,低俗庸俗无以言表。在人性解放的旗帜下,在利益驱使下,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在目前网络监管还不到位的情况下,网络既是知识的海洋,也垃圾如山的地方甚至是坏东西的海洋。而人,倾向于首先看那些垃圾和坏东西。这是由人的的罪性决定的。不管你是文盲还是教授,无不如此。这种情况不加强监管,行吗!尤其是面对广大的未成年人,我们的孩子们。
面对好坏参半的网络,我们不得不反思教育的本质问题。
假想一下,如果孩子们的身边只有课本,没有电视和网络,甚至连闲书也没有,有多少孩子的成绩会蹭蹭的往上窜啊!因为他除了读书学习,别无选择!有些“开明人士”会说,这不是让孩子们住监狱吗?而我却认为:
——要想享受自由,必先自置狱中。这比自投罗网强!当然,这只是外科手术,也是不现实的。最重要的是改变人心。
所以我认为,教育的本质不在于开发智力等等,而在于改善人性,使人性变得向上向善,向往美好的东西。
“心”是下命令的指挥官,脑子是执行命令的工具。工具再好使,“心”不下达指令也是枉然。菜刀可以切菜,也可以杀人,看“心”!入口选对了,就走不错。车把扶正了,早晚到达。
习惯培养好了,在选择“学”,还是选择“玩”?选择“好”,还是选择“怀”这些大是大非的问题面前,孩子们非常自然的选择美好!这就是教育的最大目的!果能如此,孩子们就会从善如流,走上人生的光明大道。上道了!
《三字经》开篇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人在幼年性无不善。但是性情相近,后天的习惯却差的很远。如果不加以教育,善良美好的天性就会变俗变坏。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好的习惯都是小时候养成的。所以说“子不教,父之过。”
到了学校,就以教授知识为主了,尤其是功利主义教育严重泛滥的今天,“育人为本”的学校还有吗?就连台湾,老师如果对孩子们进行做人教育,很多家长也会抱怨说:“我们是来考大学的,少来这些无用的东西!”你说说看,不高度认真的对待家教,行吗?不端正自己的教育观,行吗?
厌学现象怎么产生的?心思的入口错了!他老是想着游戏甚至那些坏东西,他能学的进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