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多岁就被称老人?

2024年10月9日 星期三 阴 15-20度

今日阅读同事有关助人为乐事迹撰稿,被一句话深深触动:“他们在大厅扶起一位50多岁的老人。”敏感的自己不禁让对号入座,原来在年轻人心中,年过半百已悄然被他们划分为老人的行列。

如此归属,内心难免生出诸多感叹。在自我认知里,即便知天命之年已至,两鬓虽现华发,可只要皱纹未长在心中,自己便与“老”字毫无关联。

无需对同事的文字表达苛责,回想自己年轻时,当时对于五十多岁的父母似乎也曾有过类似的认知,只因那些艰苦岁月让他们尽显沧桑。

然而,如今时代进步,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注重精神的富足,通过各种方式滋养自己。即使处于半百之龄,依旧青春不减,反倒增添几分岁月沉淀后的独特韵致。

纵观那些不被岁月留下痕迹之人,从内而外呈现年轻态,其共通之处无疑是拥有良好的心态。

哲学家塞缪尔曾言:“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生理年龄是我们来到世间的公平刻度,无法改变。但怀揣年轻心态,辅以健康生活习惯以及不惧年龄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便能在优雅从容中慢慢老去。

有人二三十岁便老气横秋、暮气沉沉;有人花甲之年却青春洋溢、快乐活泼、充满激情。这便是心态带来的巨大差距。不同的外在呈现皆是内心的映照,生活如同一面镜子,会清晰照见藏于内心的真实状况。

古语云:“相由心生。”不被生理年龄定义之人,总是积极阳光、乐观向上。在他们的视野中,处处皆是美好。并非生活一直平坦顺遂,而是他们活得豁达通透,对生活饱含热情,对每一天的新生活充满无尽向往。

好的心态让他们不惧岁月,不念过往,不忧将来,只专注于当下。既能享受顺遂的福泽,又有抵御艰难的勇气和知足常乐的满足感。少了遗憾与杞人忧天,便没有了愁眉紧锁和忧心忡忡的苦涩面容。

青春于他们而言,并非只存在于最美的年华,而是一种在任何年岁都可以拥有的能力。人生三件事:老天的事,别人的事,自己的事。他们想得通透,只负责管好自己的事,在能力范围内尽力而为,不攀比、不盲从、不好高骛远。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永葆青春。

多少岁并不重要,看起来像几岁才重要。他们从不把辛苦和委屈挂在脸上,想要的生活自己尽力争取。他们对新生事物永远充满好奇,与时代保持同步。

86 岁的著名影视演员吴彦姝,即便如此高龄,依旧热爱生活,活跃于影视圈,不断尝试新生事物。她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精湛演技深受无数观众喜爱。她的面容慈善且充满青春活力,将80多岁的年龄活出了18岁的精气神。

我们无法暂停时间的流逝,但可以尝试将年轻的心态永驻。用好的心态让每一个今都比昨天更精彩,自然便能享受快乐和欢畅。心态年轻了,容颜自然年轻,生活也会充满情趣。如此,我们才不会在年轻人眼中过早地被称为“老人”。

让我们以塞缪尔的经典散文《年轻》为座右铭:“年轻,并非人生旅程的一段时光,也并非粉颊红唇和体魄的矫健。它是心灵中的一种状态,是头脑中的一个意念,是理性思维中的创造潜力……。”

共勉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