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身份公布,揭示一个扎心真相:父母的样子,决定着孩子的未来



1

状元身份公布


这两天,高考成绩陆续公布,各地状元被竞相报道。


按照以往常态,状元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名校,家境殷实,素质全面。


比如,2018年的安徽文科状元,来自合肥一中,母亲经商。她最喜欢旅行,初中走过十多个国家,12岁曾只身一人前往美国。


再比如,2018年浙江理科状元,就读于知名民办学校上海新纪元高级中学。她的父亲,是本地出色的商人。


今年的情况,也并不例外。


安徽理科状元来自合肥,品学兼优且多才多艺,电子琴十级,热心学校活动,曾在经贸节中独立赚钱。


温州高分考生小邵,母亲就职于温州医科大学,父亲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她兴趣广泛,爱好游泳、舞蹈,还是温中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


同样参加今年高考的还有在《中国诗词大会》中一战成名的才女武亦姝,她以613分的成绩考取清华大学,而她的父亲,是2014中国十五佳诉讼律师,上海知名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从前人们爱说,寒门出贵子,豪门多败儿。


不管你愿不愿接受,现状正在打破这样的观念。条件优越的孩子,正在把资源匮乏的孩子远远甩在身后。


作家王耳朵先生曾说过:“一个人的眼界和格局,从幼年开始,就由家庭有意无意地提供。”


深以为然。


在当今社会,你越是杰出,孩子越容易学有所成。


你若胸无大志,很难再培养出出类拔萃的孩子。


2

真相很现实


刘强东曾在节目中谈到一个故事。


他给中国人民大学捐了一千万,用于资助贫困生。


过了段时间却发现,申请的人非常少,奖学金几乎发不出去。


原来,现在能考上人大的农村学生不足三成。


刘强东感叹道,在他读书的时期,虽然很苦很穷,但和城里孩子差距并不太大,而如今,从幼儿园开始,家境贫寒的孩子就已经落后。


父母的经济条件,决定了孩子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而这些,又往往决定了孩子的人生高度。


李湘的女儿王诗龄,曾经凭借一段用英语解数学题的视频让无数网友折服。



正读小学的她,思路清晰,发音纯正,秒杀许多大学生。


除此之外,她还精通书法、绘画、钢琴、国际象棋。


在她远超同龄人的技能背后,是让人望而生畏的教育支出。


她就读的德威国际学校,学费和马术费每年总共三十余万。再加上各类私教和出国旅游,预计每年不下百万。


若不是父母财力雄厚,她又如何能利用优质资源,把喜欢的东西都学到极致?


想起曾刷爆朋友圈的文章《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一个暑假》。


一位高管妈妈,统计了孩子暑期的补课、游学、兴趣班费用后,发现竟高达35000元,超过自己月薪。


许多人骂她矫情,可是,为人父母,谁不想竭尽全力支持孩子的求知欲?谁不想让孩子拥有丰富的生活体验?


学得越多,他们越能在将来少吃生活的苦。


体验得越多,他们越能找到对自己有意义的路。


很多时候,你的实力,就是孩子的助力,你不努力,可能真的撑不起孩子想要的人生。


3

教育就是拼父母


有人说,这依然是一个拼爹妈的时代,拼的不只是钱和资源,甚至还有父母的文凭。


前不久,成都某著名私立小学面试,要求提供父母学历证明。



据传,该校只招收父母毕业于985、211院校的孩子。后来,又遭到学校辟谣。


然而,网友仍对此事议论纷纷。


有人认为,这违背了教育公平原则。


也有人表示理解:“家长曾为学历付出心血,理应拿出来为孩子增加筹码。”


其实,入学时考察家长,早已不是稀罕事。


我一位朋友,曾经带着儿子参加小学面试。


当时,他提前半年让孩子补习语数外,还学了绘画和钢琴。


有了充分的准备,父子俩信心满满来到现场。


没想到,老师问的第一个问题是,请问您就读哪一所大学?


只有大专学历的朋友,一下子慌了,胡编乱造说自己曾在美国进修。


老师听完,改用英语和朋友交流,朋友当即穿了帮。


录取结果如何,可想而知。


后来在微信上谈及此事,他发来一句话:“书到用时方恨少!”


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满满的悔恨。


为什么学校如此看重学历?


因为它代表的不只是一纸文凭,更是你的习惯、思维、见识、你能带给孩子的氛围和影响。


父母多优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能有多出彩。


你想让孩子拥有好的教育,就首先不能输掉自己的教育。


这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现实的残酷,会穿过我们,渗透到孩子身上。


在这样的现实面前,你能做的最糟的事,就是持续抱怨、止步不前,而你能做的最好的事,是奋力拼搏、改善现状。


4

你有多努力,孩子就有多幸运


父母上进,孩子究竟有多赚?


前不久,宿管阿姨原梦园给出了答案。


她曾是一名全职陪读妈妈,儿子考上大学后,不甘寂寞的她,也参加成人高考,考取了复旦大学本科。


同时,她还在上海交大找了一份宿管工作,一边上班,一边学习。


得知儿子想要考研,她也决定背水一战。


这是一条对中年人并不友好的路。已经49岁的她,为了学英语,不断重复背单词,连续700多天,一天都不曾停歇。


工作时,有留学生来登记,她也积极争取每一秒锻炼口语的机会。


除此之外,她还完成了500余节英语和政治的网课。


为了节省时间,她放弃了打太极的爱好,改为跑步上下班,她说,这样锻炼、学习一举两得。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考上了广西大学研究生,儿子也考上了复旦大学研究生。


接受采访时,原阿姨还说出另一件震撼的事:


孩子的爸爸,曾是一名技校生,在母子俩的鼓励下,也一路考上本科、硕士,如今已拿到上海交大的博士学位!


看见这开挂的一家三口,网友纷纷感叹:你只见过别人家的孩子,没见过别人家的爸妈!


曾在网上看过一段话:人生不止一次高考,好的父母一直在高考。他们终身学习,以身作则,带头完成希望孩子可以做到的事情。


是啊,你不上进,凭什么逼孩子用功?


就像曾有记者问昆凌:周杰伦那么有钱,你为什么还拼命工作?


她回答:因为希望孩子看见,爸爸妈妈都是很努力的人。


一语道破教育的真相。


决定孩子一生的,从来不是孩子一个人的努力,而是一家人的努力。


父母自己努力,是传递给孩子一个向上的态度;


父母自己上进,是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父母自己拼搏,是给孩子注入一股奋斗的力量。


而这一切,不仅让孩子在前进的路上事半功倍,而且那种并肩战斗的经历,会刻入他的记忆里,让他受益终生。


5

你的今天,就是孩子的未来 


美国教育部曾研究过家庭因素与孩子成绩的相关性。


结论是:父母拥有高学历、高社会地位、家中藏书多,孩子成绩更好。


另一方面,拥有完整家庭、母亲不工作、父母每天给孩子读书,这些因素与孩子成绩完全无关。


这揭露出一个扎心的真相——你是什么样的人,远比你为孩子做了什么更重要!


如果你迷恋的是手机和麻将,那孩子成天吃喝玩乐、不学无术,这非常正常。


但若是你喜爱读书, 孩子就会耳濡目染,求知若渴。


你努力上进,孩子就会懂得自律,不沉迷于安逸。


你眼界宽阔,孩子就会目光长远,奋力飞向更广的天地。


你的资源、学识、人生态度,大概率决定了孩子这一生活得璀璨,还是活得暗淡。


所以,我们之所以努力打拼,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不祸害下一代。


网上有一个问题:“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不是最大的谎言?”


一个高赞答案是:


“这句话不是谎言,只不过用错了对象。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不是往死里折腾孩子,而是折腾你自己。因为你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所以,面对教育不公,你如果不能改变它,就去适应它。


你的孩子,如果没有出生在罗马,就和他一起努力,去缩短同罗马的距离。


做他的榜样,活成他的骄傲,不要停止飞翔。


要知道,给孩子制造一个高起点,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本期作者:郁心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