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七点,手机铃声打破了寂静多日的清晨。离退办负责同志告知,我局退休老领导张世廷同志因病于凌晨四时去世。我的心一下子缩紧了,在暖气的房间里,仍然犹如一阵冷风吹过,不由自主倒吸了一口气。
对于张世廷同志的溘然长逝,我有心理准备又没有心理准备。
有心理准备是因为,正月初八,职工医院院长电话汇报信阳大院卫生防疫工作时,特别提到张世廷同志生病的事,我问什么病,院长说肺癌晚期。那是我第一次听说他生病,而且病情这么重。当时非常吃惊,因为年已八旬的他虽然有高血压和心脏病这些老年性常见病,但一向乐观坚强的他思想上虽重视,平时却并没当多大问题。
家里事先也没想到,因为他一直没有什么不适,到了年三十和初一吃不下东西,当时疫情防控已经非常严重,他没有上医院,就自己在家里吃了一些肠胃方面的药。初八早上突然不会走路了,家人联系市内大医院表示说除了发热,其他病人已经住不进去了。带着他做了检查,虽然确诊为肺癌晚期,还是无法收治,只好转回到职工医院住院治疗。
上周我在办公室值班,离退办同志打电话说,张世廷病情再次加重,联系多家医院仍然无法收治,最后几经周折才住进了市肿瘤医院,这才没有几天就这么悄然离世了。
我说没有心理准备,是腊月二十六,经局党委会研究,专门在信阳召开离退休老同志座谈会,因为大多数退休老同志在信阳家属院居住,为了倾听他们的心声,局要求在郑州的相关领导和部门负责同志全部返回信阳,对离退休的几位老领导全部通知到位。
张世廷同志应邀参加,而且率先发言,现在回想,他当时比较动情和激动,过去参加这种座谈会,他似乎发言不太多。他毕业于吉林大学,专业是资源勘查(原长春地质学院并入)。那天他的发言仍然不长,但通篇围绕核工业地质局的未来和发展,尤其对核工业特色和地质勘查的前景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腊月二十七,我带着离退办和政群部的同志走访慰问了部分老领导和困难党员群众。来到张世廷同志家里时,他一如既往地谈笑风生。当问及年货准备和过年打算时,他随和而风趣地一一应答。这期间,他老伴一直安静和蔼地陪在旁边。
张世廷是烈士后代,他父亲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些他很少提起,总是默默而低调地工作和生活。他参加工作后,因长年在野外,家里老人和三个孩子都是由妻子照料,为此,妻子辞去了教师工作,全心当起了贤内助。前几年,老伴得了一场大病,至今仍是隐患。他说他最大的心愿是照顾好老伴,将她养老送终,没想到,最先撒手人寰的竟是他自己。
他三个子女有两个生活在身边,大儿子从毕业到工作一直在他们老家河北,他高兴地告诉我们,大孙女毕业后考上公务员已在当地上班,都很忙,过年就不让他们一家三口过来了。说着还拿起大儿子寄来了的当地特产让我们品尝,走时又被热情的阿姨塞了满满一衣服口袋。
张世廷大学入党,一直都是班干部,毕业后先是到农场劳动锻炼,随后被分配到核工业总公司中南地质局308,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核工业地质局。这个河北小伙子从此在河南扎根一辈子,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分钟。他从最基层干起,当过找矿员、技术负责、分队长,大队党委委员、工会主席。
有幸和张世廷同志在政工部门共事的十多年里,是全局党群工作夯实基础,蓬勃发展的时期。 从他们一批老政工干部身上学到的东西终身受用。张世廷同志政治信仰坚定、作风民主、勤奋敬业、顾全大局、清正廉洁、团结同志。他在职时和退休后从未向组织提出过任何个人要求,表现出一个老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我们居住在一个楼栋,平时见面多,他话语朴素平和,见谁都乐呵呵的,但凡有正式活动征求他的意见时也多从单位发展大处着眼建言献策,决无个人成见。
张世廷同志离世了,在这个举国上下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我在郑州,对他的病情除了焦急惦念外,连看望的机会都没有。得知病情给他的二儿子打电话,说住院后严禁外人探望,一位和张世廷同年分配来河南的老领导想去医院探视被拒绝,在家里号啕大哭。
早晨得知噩耗后,我问相关同志后事怎么料理,回答说,家人已有考虑,遗体不进大院停放,不举行告别仪式,从医院直接到火葬场火化,骨灰盒不取回暂时存放殡仪馆。不扰民,不添乱,不给组织找麻烦,这完全符合他的性格。他走的太快太突然了,如此的辞别人世让亲人朋友和同事们更加难过与不忍。
此刻,虽然郑州晴空万里,我心情却十分阴郁。全国性防疫工作还在继续加强,形势依然严峻。医护人员还在冒着生命危险日夜奋战在抗击新冠病毒的第一线,各行各业的有识之士都在尽己所能为国分忧解难。全局干部职工也有组织有分工地驻守在信阳郑州两地的关键工作岗位上。
在郑州,我现在能做的只能是隔空凭吊:向张世廷同志默哀致敬,挥泪告别。感谢老前辈对核工业地质事业做出的积极贡献!感谢老领导对我个人工作学习生活的关心帮助与教导!
逝者如斯,风范永存。张世廷同志安息,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