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篇来自得到的文章。
首先,我们经常会陷入一个误区,就是如果学完了没记住,就说明这次学的效果不好。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的。比如,你反复读,觉得自己对内容很熟悉了,学完马上考一下自己,感觉也都记住了。但这只是因为你刚看完才觉得熟悉,这些知识来得快也忘得快,不能形成长期记忆。相反,当你很费劲地想起来一个知识,甚至想起来的是个错误答案的时候,这种努力和错误反而能加深你的长期记忆。也就是说,有效的记忆,可能会让你在短时间内好像什么都没记住,但却对你的长期记忆有帮助。
其次,忘记是形成长期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忆分两个步骤,储存和提取,所以记忆是有储存强度和提取强度的。储存强度指内容能不能被记住,以后能不能被想起了。提取强度是指这个内容在当下能不能被记起来。这两者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你住酒店的时候,很容易记住房间号,说明这个记忆的提取强度很高,但之后你肯定就忘了,说明房间号的储存强度很低。你小时候的家里的电话号码,可能一下子想不起来,但被提醒一下,你就能想起来,说明这个电话号码的储存强度很高,但提取强度很低。
长期记忆其实就是增加内容储存强度的过程,当我们学完一个内容,储存强度越高,提取强度降低的速度就越慢,你忘得就更慢。当一个内容提取强度很低的时候,你以为是你把这些内容忘记了,其实这恰好是真正的学习契机。
那怎么才能实现真正有效的记忆呢?文章介绍了四种方法。
第一个方法,比起单纯重复记忆,一边测试一边记忆更有效果,就算犯错了对记忆也有帮助。研究人员让学生学习一段文章,第一组的学生反复阅读,一共学了20分钟。第二组的学生学了5分钟,文章就被拿走了。然后进行测试,给他们一张纸,让他们记住什么就写什么,反复进行了三次。也就是说,20分钟里,第一组从头到尾都在学习,第二组的学生只有四分之一的时间学习,另外四分之三的时间在重复测试前5分钟学的内容。
等两组都进行完20分钟的学习之后,研究人员等了五分钟,测试了所有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记忆力。一个星期后,他们又重新测试了这批学生对文章的记忆力。结果发现,当测试在5分钟后进行的时候,重复学习的学生表现更好,但一个星期后的测试,结果却反转了,单纯重复的学生忘了一半以上的内容,但那些重复测试自己的学生,不仅记住的内容更多,遗忘的速度也变慢了。
第二个方法,还是和测试有关。这次是学之前先测试,也能帮助记忆。研究人员让参加实验的人学习组合在一起的词语,比如“鲸鱼和哺乳动物”。有的人直接学,有的人先看到组合中的一个词,然后猜另一个词是什么,最后才看到整个词语组合。结果,边猜边学的人,最后的记忆效果比直接学的人要好。这主要和测试时提取信息所需要付出的努力有关系,提取的过程越费力,感觉越困难,形成的记忆就越牢固。
第三个方法,分散学习时间,而不是集中大量学习。比如说,你刚读了一篇文章,马上重读不会提高你的记忆。但当你读完了之后,去干别的事情,过一段时间在重读这篇文章,记忆效果更好。
第四个方法,同时学习不同内容,而不是专注同一内容。混着学习会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可能会让你记忆下降,但从长期来说,会帮助你记得更牢。在一个实验中,一组人在一个时间段集中学一个几何形状,做相关练习,在下一个时间段集中学习下一个几何形状,做相关练习。另一组人,混搭着学几个不同的几何形状,穿插做不同的几何练习。学完之后马上测试,集中学习的人表现更好。但一个星期之后测试,混搭学习的人表现更好。也就是说,混合的学习安排更能帮助有效的长期学习效果。
所以,想要提升自己长期记忆,你可以一边测试,一边记忆,还可以分散学习时间,或者同时学习不同的内容。希望这些方法能对你的学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