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小习惯,带来大改变”,这句话想必知道的人不少,可是为何却鲜有人能坚持下来呢?你暂且看周围有多少人天天念着减肥,却越念越肥;你再看多少人年初意气奋发制定的一年计划,在年末对比下落实效果就可知道,坚持小习惯有多难。
人人都说早起好,可坚持早起者常年如一日的终究是极少数;人人都道读书好,夜半灯下有几人?读书这么赏心悦目、滋养心灵的事坚持做下来的人都是寥寥无几.......
《掌控习惯》这本书作者提出的一个观点:人们很容易高估某个决定性时刻的重要性,也很容易低估每天进行微小改进的价值。这句话我太认同了,不论是谁都很容易低估每天微行动的强大力量,人们的天性都喜欢做大规模、惊天动地的改变,却不知,小习惯复利效应的强大与惊人。
一、坚持小习惯,带来大改变
改进1%似乎并不引人注意,但是从长远的角度看来,它可能更有意义。譬如坚持锻炼身体的人,晚年的身体素质要比不锻炼的人好的多;我有位朋友天天坚持练字10分钟,3年后一手帅气逼人的钢笔字真是让我们只有赞叹的份乐。
这就是在时间的横向维度上,一点小小的改进带来惊人的不同。 尽管我们深知良好习惯能带来惊人的好处,但我们却仍然难以持之以恒。一个核心的原因在于,在习惯养成的初期,好习惯带来的好处太难以觉察了。因为最有力的结果总是姗姗来迟。
每个行动体系背后都有一套信仰体系,与身份不相符的行为不会持久。如果你从未改变支配着你以往行为的潜在信念,你很难改变你的习惯。习惯是体现身份的方式。如果你每天都早起,你体现着自律者的身份;如果你每天都要锻炼,你体现着健身者的身份。一种行为重复的次数越多,与之相关的身份就越是得以强化。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良好习惯能够给我们带来惊人转变的原因。
养成习惯的过程可以分为简单的四个步骤:提示、渴求、反应和奖励。
首先是提示,提示触发你的大脑启动某种行为举止。
其次,渴求是每个习惯背后的动力。我们渴求的不是习惯本身,而是它带来的状态变化。
第三步是反应。反应是你思想上或行动上的实际习惯。
最后,反应会带来回报。获得奖励是每个习惯的最终目标。我们追求奖励的目的,一是满足我们的需求,二是它们对我们有益处。奖励的目的是满足渴求,其次是奖励教会我们哪些行为值得记住并能应用于未来。
二、践行好习惯,收获最大化
1.让习惯显而易见
可以让好习惯不断叠加,例如早起后先冲个凉水,进入房间先换上拖鞋等;也可以改变环境,把电视机的电源拔掉,会减少你看电视的次数和频率,把冰箱清空,会有助于你减肥成功。
如果你想让习惯成为你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先让提示成为你生活中的重要一员。比如,想记得每天早起,把早起记挂在房间最显眼的位置;想每天练字,把字帖放在书房最显眼的位置。同理,如果你想戒掉一个坏习惯,那么最实用的方法之一就是避免接触引起它的提示。如果你一直无法投入工作,那就试着把手机放在另外一个房间;如果你买了太多的衣服,那就别再浏览跟服装相关的网站或者app。
2.让习惯不可抗拒
重建你的习惯,突出它们的益处,而非不足。这种方式可以改变你的思维,并让那些不情不愿的行为变得更有吸引力。如:今天看完电视后,我需要读书半小时;今天没能早起,我要锻炼10分钟!养成好习惯的方法是让它变得有吸引力,反之,戒掉坏习惯的有力手段,就是让它失去吸引力。
3.让习惯简便易行
精力是宝贵的,而大脑的设定就是尽一切可能保存精力。人类的天性就是遵循最省力法则。任何占据生活大部分时间的行为,它们都是简单易行、不需要大的激励的,比如玩手机、看电视、吃零食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个习惯都妨碍着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因为实际上,习惯本身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想要的是习惯带来的结果。锻炼身体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想要的是健康;读书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想要的是知性、渊博。 一个新习惯不应该让人觉得是个挑战,所以当你开始培养一种新习惯时,它所用时间不应该超过两分钟。把你任何要养成的好习惯都简单化、标准化,譬如每年读书10本,可变成每天读书2分钟。
4.让习惯令人愉悦
在培养那些带来延迟满足的好习惯时,我们可以添加一些即时快乐;而在戒除坏习惯时,添上一些即时痛苦。例如,当坚持了早起,则在日历列表上贴上小红花,坚持了21天早起后给自己送一份礼物;想要戒除拖延症,一旦自己又开始拖延,就给自己的监督人发惩罚红包!
欲望负责点火,快乐保持烈火持续燃烧。想要和喜欢,是行为的两大驱动力。快乐和满足这两种美好感觉,能够给予行为源源不断的动力,让你的成就感永不间断。只要你一刻不停,坚持下去,你将难以想象自己能取得多么伟大的成就。这就是微习惯的力量,用微小的改变,获得显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