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同的人都是自学看书,得出的成效确实天差地别?
为什么都是在品鉴一幅画,外行人和内行人看得视角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看起来都是花费了很多时间准备高考,真正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人少之又少?
一句话,爱学习的人很多,会学习的人很少。根本的差异是少了一份本领——元认知,这是对于思考的思考能力。
有点类似于我们熟悉的PDCA循环(Plan-Do-Check-Action)是一个道理,这个环节是学习中很容易忽视的地方,如果都不知道制定合理学习计划,那也谈不上培养积极监测和主动调整的学习习惯。
在我大学的时候,有一个很优秀的女同学,她从小学开始就会制定每日的学习计划,每日记账,我看到她家里厚厚的小笔记本里记载满她的过往,她深知如何看完一本书,书上全是她密密麻麻做的笔记,一本书被来回反复翻阅,反复提炼,书中的知识点从一到二再到三,从而抵达万千,再结合自己的理解,得出自己的输出能力。
也好比开车去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如果没有GPS很难找到最佳的路径,可能会有很多弯路,雷达系统——元认知。这是因为在很多时候我们身处困境找不到出路,实际上不过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我们内心能够抽丝剥茧,就能从当下的疲惫中挣脱出来,以旁观者视角重新审视事情本身,反反复复便会看到新的启迪。
一篇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也是这个道理,在我们反反复复的修改里,看到文章的架构是否合理,还有更加优化的表达吗?这句话写得是否言简意赅,整体的语句有没有毛病?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来回修改过19稿最终才被采纳,可是一经发表后,让所有人竖起大拇指。
如何培养和提炼自己的元认知能力呢,先推荐三本书:万维刚的《万万没想到》,刘未鹏的《暗时间》,李笑来的《把时间当做朋友》。打开我们的视角,开启智慧人生。
古人所说的学富五车、读书破万卷读的是竹简书。一卷书只有2120个字,也就是说万卷书也就只有120万字。
古人破万卷的书内容可能还没有你读一本甄嬛传多。那么,为什么古人读得书不多,可他的认知能力也不差呢?其实核心就是把书从厚到薄,而且他重要的是读好书,把书认真理解通透,你会发现很多书底层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所以读书在精不在多。认知在点不在杂。提升元认知:与优秀人,看好书,反复不同视角琢磨,更新迭代,进步一定是大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