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没有如果,有,也只是在你心里荡漾耳,但却和一般的昙花相异。不是稍纵即逝,而是时时回望、阵阵作响、反复沉浮。
昨天看了一集末代皇帝,这么一个镜头使我印象十分深刻,他讲的是1908年的一个冬天,大清光绪皇帝已经病入膏肓,临终前醇亲王也就是光绪的亲弟弟载沣携着不满三岁的儿子溥仪急匆匆地赶来探望载恬即光绪,载沣以来就跪在皇上的龙床旁边:“微臣载沣叩见皇上。"
连叩了三声,皇上无动,于是醇亲王载沣深情地说“弟弟载沣看望哥哥”。说也奇怪,光绪当时手指就开始活动了,慢慢地睁开眼睛,有气无力地握着弟弟载沣的手,用那颤抖的但坚定的声音说“袁世凯必杀之”,然后双眼望着小溥仪含泪而去。
当然,着不一定符合史实,但是此情此景却让人无限感动与感慨。大清朝自入关以来,二百多年,前前后后近百年的征战,祖宗打下的江山此刻早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光绪皇帝死前那一刻,能体会他的心肯定参杂了无限悲痛,这不,只是悲痛自己的遭遇。
而自此是起,已成为监国摄政王的载沣,想起曾经同为摄政王的多尔衮,面对大清的满目疮痍,革命党燎原,列强欺凌,袁世凯逼宫,八旗子弟低能等等,想必也是痛心疾首,却无可奈何。
大清朝的沧海桑田无不折射初一个人的风风雨雨。小时候,不,应该也不算小吧,也就大概六七年的时光,那是多么的不可一世、一飞冲天、风光无限。
而现如今犹如献帝刘协、高宗赵构、思宗朱由检、摄政王载沣。
几年,不,是一年的时间就能够使物是人非、斗转星移,而自己却当时仍然沉浸在表面的辉煌中,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也许,少则几年,多则一生才能弥补之。
如果是输在能力上,尚且可以运筹,但是因为整个社会的车轮碾压,则恐怕再也搬不回来了。也许在某种程度上,就像逊帝溥仪一心复国的决心,也只能背所谓的世界潮流,浩浩汤汤所淹没。
我知道我渴望的,我这几年想驾驭的,只有自己才懂的,当时为理想与爱好而奋斗的忠贞的青春已无由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