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甚爱读书,老实说,真不知道这是爱读书,还是要用读书来打发那些无聊的时光,孤独了,读书,伤心了,读书,累了,读书,精神头高的时候也读书,即使没看多少,但只要怀里抱着一本书,就觉得是一种幸福。
曾读过一本《城南旧事》,我本是没有兴趣的,但站在一排书架前,看着凌乱不堪的书籍,也是自觉的整理了起来。许是对他一见钟情,我拿起这本《城南旧事》,开始翻看。那些装订精美的书,我是超喜欢的,这本则不同,恐怕他是被人翻过多次,纸张已经有些破损,这书是写了一个叫英子的小女孩的故事,我本就是恋旧的一个人,对他,我不在是一见钟情,而是痴恋上了,但与他的初次相遇,只能算是一面之缘,我渴求成为他的主人,于是,我满足了自己,买了一本城南旧事,他的封面是我很喜欢的一种发绿又有些蓝的颜色,实在说不上来,或许我能够用水粉将它调出来。
自此,我上课也没了什么滋味,,无论什么时间,总想细细品味他,而且我也真的这样做了。我对他更是爱惜,怕尘土,撒到他身上,怕一些尖锐的东西,刺伤他,总将他放在背包里,随身携带,乃至于,我有一种莫名的私心,不想让别人碰触,真的借出去了,也是再三叮嘱,小心对待。
前段时间,又在淘宝上拍了一本林徽因的作品,只听说,林徽因是个有思想的女作家,也听过些许她与徐志摩的事,也就是飞机失事。
如前面所说,我因为他的装订而乐意去翻阅,封面上浅紫色的小花时时吸引我。
这本《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一书,第一页写了一句话,“我情愿化成一片落叶,任风吹雨大到处飘零,或流云一朵,在澄蓝天,和大地再没有些牵连。”不知道还会有那些人会爱上这浅淡的话语,总之,我是将它读了一遍一遍又一遍,总想把他烙在自己脑海中。
我是一个极其多情的人,即使是枯树掉下的一片叶子,我也想把他记下,以免再有遗憾,但自己却也不知道,为何会遗憾。因此也牵连我对这本书的评价,就是美,美得透明,美得凄凉,当然,这只是我自身的感受与想法。
在读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这一篇时,或许是自己心情的影响,又或许是自己真的投入了,总有一阵阵酸楚 一阵阵心痛。
不敢说林徽因是个怎样的女人,单单这一篇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我就喜欢了她,思想也开始忧郁 对我来说,她大姐姐的形象已经注入我心中,根深蒂固。
朋友说,伤心时,大哭一场,不要到处找人倾诉,这未免不是不可取的,但我更渴望在书里解忧,与书中人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