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埃米尼亚.伊贝拉 著 王臻 译
北京联合出版社
其实这本书的书名译作“逆向管理”有点怪怪的。本书的英文是“Act like a leader,think like a leader”,书中主要讲得是如何实现领导的转变,和不同岗位的转变。唯一颠覆的是“先有思考再行动”的概念,但书中更多的是如何成就自己领导身份转变所需的条件和步骤,从这一点上,逆向的概念反而不是很多。
翻译就不便评论了,毕竟创造不易。这本书用了大约3小时完成阅读,因为很多观点在这几年原来一直在实践着,并且很大部分的观点我是有经验的,按作者的思路来说原来还算没有走错。
一、困境
书中讲到有两种工作岗位转变后(一般都是晋升后)所产生新的问题。1、不知所措,定位缺失,2、固守原状态,能力陷阱。
对于第一种情况,就比如说当了领导还不知道什么是领导。特别是对和自己原熟悉的岗位差异越大,所产生的混乱感就会越大。比如从事务类岗位转变成管理岗位时,所要面对的工作目的和思考要点是完全不一样的。第二种情况更是只是满足现有工作习惯的提速,注重眼前的工作事务,花很大的时间在日常工作上,在管理工作中需要思考的策略等有价值的事则弃之一边。最后可想而知,自己累得半死,而上级对你却评价不高。
由此作者提出需要改变过去那种“由内而外”的先提升领导特质再实施领导作为的想法,反而应“由外而内”的做法,即先像领导者一样行事,才能获得像领导一样思考。
二、稳定的三角关系
作者介绍的“由外而内”的原则,讲述如何实现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有三个增强外在表现力的方法。1、思考你所做工作的类型;2、转换新角色或参与新活动能让你接触不同的人;3、重新审视自己。并把这三点喻为稳定的三角关系。直接点说,实现转变,最好的出发点就是重新定义工作,然后重建人际关系网络,最后再改变做事方法。
对于自己,4年前从一个专业性很强业务部门调至管理部门,并且是两种几乎不相关的部门的时候,上面所说的两种问题适时而来。 首先是角色转换,如果按照一般的工作流程,业务部门第一要素是面对客户的需求,按照客户的需求建立方案,实现客户的期望值。这些是点对点的服务过程。新的岗位是管理保障类事务,在企业里属于辅助类业务的管理。部门大,人数多,事务杂,团队新这些众多的问题在开始的时候搞得心力疲惫。
日常工作的时间占据了进行策略性思考的时间,从而让你没有时间去做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我们遇到的问题不在于我们做了什么,而是我们忽略了什么。在完全沉迷一线工作时,就会失去学习的时间,失去思考的时间,这是差不多用了一年时间才让自己学懂的道理。对于时间的分配是最重要的事,花时间去做认为重要的事,而不是那些非常紧急的事,但要提前以系统或技术的方式来做好应对方法;同时改变自己对所谓的重要的事的看法。
改变自己的看法,就要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目的是什么?通过不同的领域知识改变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达到改变自己的思维定势。人际关系网分成三种类型,运营关系,个人关系和战略关系。每种关系所定位的人群不一样,关系处理程度也不一样。而如何扩展人际关系呢?书中讲到一个“六度分割理论”,指的是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五个中间人你就能认识任何一个人。所以发掘身边的人际不难,看你有没有去留意和实施,培养一个有联系的头脑,就能建立有联系的人际。
有了人际,就可以试着朝更多不同的方向发展自己。核心的环节是在不同环境下,变色龙般的改变自己。也许可能感觉不真实,因为这些和原来熟知的体系差别很大,感情纠结也会很大。但是事实上领导的位置就是需要这种随机应变的能力。面对工作的布置和与下属的沟通上,找到权威和亲和力之间的平衡点,最重要的是寻找到与下属相处最合适的那个点,不要太疏远,也不要太亲密。学习的能力在工作过程中要不断的提升,也不断的修改,就像不断修改自己的个人简历。
三、五个进步阶段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需要经历5个进步阶段。
1、发现差异 发现目前的你是谁和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之间的差异,增加行动的紧迫感。
2、只加不减 增加自己新的角色和工作方式,增加外在表现力,获取成果。
3、混乱迷茫 遭遇挫折,感到筋疲力尽,只获得对以前的你的角色肯定,前进受阻。
4、重新设定方向 把外在表现内化,反思新的经历和过去的目标,提出新的目标。
5、内在化 把新的身份继续改变下去。
这5个阶段是一个循环过程,这是改变自己最强大的驱动力。这个动力能够增加你所需要的紧迫感,并寻找更多的领导的机会,从而形成一个循环的过程。
总的来说,要适应新的变化,就要跳出你以前专业领域的范围,不再去亲自过问所有的工作细节,把时间更多的用来思考策略性问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以及更多的学会做好自己。
内在的洞察力是外在表现力的反应,而并不是创造外在表现力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