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高铁已经成为我们主流的交通方式,我们习以为常的每天坐着高铁来回的穿梭在祖国的东西南北。高铁拉近了城市之间的距离,也让我们有机会可以跨越了时间的鸿沟,早上还在北京观看天安门的升旗仪式,中午就到了上海东方明珠站在黄浦江边欣赏这座世界级的大都市,晚上又回到了广州登上广州塔俯瞰这个历史悠久的名城。这种生活节奏这在我们长期出差一族中已经司空见惯,经常一天穿行在两到三个城市中。
图片发自简书App
经常座高铁,甚至有时候还偶尔坐一两次飞机✈️,这种生活的节奏我们已经适应。往往让我们以为世界就是这样,生活就应该是这样,交通就应该是这样,甚至还一度的想着还有没有可能更快。后来高铁有了复兴号,也许未来说不定飞机也要提速以此增加自己的竞争力。
图片发自简书App
经济学家李迅雷曾经说过:“中国还有10亿人没坐过飞机。”也就是说坐过飞机的也仅仅是一少部分的人,中国在2017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是13.9亿人,从这个数据来看,也就仅仅有0.28的人做过飞机,每十个人中有三个人做过飞机。但是这组数据我觉得应该是不准确的,至少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人口还都是低收入者,从我的身边来看的话差不多要30人才有一个座过飞机的(在农村可能比这个数字还要大)。
图片发自简书App
根据马斯洛需求分析来看,人们首先追求的是生存,先活下来的时候,更多的时候我们思考的就是当下,应该做点什么才能活下来,下顿饭吃什么?再往下是安全需求,开始追求安稳的生活有保障的工作,处在战争中叙利亚人民在想的是去那里才是安全的。这两个问题解决之后才是情感与归属的问题,我们开始渴望美好的爱情,亲密无间的友情等等。其次是尊重的需求,被别人的尊重,尊重自我,开始树立自己的价值观。求知和审美的需求,以上都解决后才有可能静下来去追求知识,去了解探索这个更好的世界。最后是自我价值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