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
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达。广陵:即扬州。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辞:辞别。
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向下而行。
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
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
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译文:
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远游扬州。
一直望着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赏析:
李白寓居安陆期间,结识了孟浩然,孟浩然年长李白十二岁,很快便成为挚友。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李白专程前往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送行,送别时作此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首句诗人点明人物、地点、事件,与诗题对应,“故人”一词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深厚的友情,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黄鹤楼历来身负盛名,在此送别,多了几分诗情画意。次句写景,点明时间,当时正值阳春三月,烟雨蒙蒙,繁花似锦,柳絮飘飞,如烟似雾,想着友此行的目的地是扬州,扬州自古繁华之地,大唐盛世的扬州定是美景如画,“烟花”二字,突出了三月的典型特征,将三月的美高度概括,“下”字将“烟花三月”的美一路随友人直至扬州。诗人用灵动而富有浪漫气质的笔触,赋予了三月别样的美,清人孙洙评此句为“千古丽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的视线由远而近,“孤帆远影”突出了空间的辽阔,极具画面感,“孤”字一方面表达了友之船形单影只,一方面突出了因友人离去,诗人心里空荡荡的感觉,同时与之前相聚时的快乐形成鲜明的对比。此时诗人站在岸边,久久遥望,直到友人的船慢慢地只看到一叶帆,然后是渐渐模糊的身影,最后连身影都看不见了,只见万里碧空,滚滚长江,奔向天际,一江春水向东流去。这站在岸边,久久目送的深情,包含了对友人的几多牵挂,几多不舍。仿佛诗人心中的思念也随着这长江水,随友而去。陆放翁《入蜀记》评:“八月二十八日访黄鹤楼故址,太白登此楼送孟浩然诗云:‘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盖帆樯映远,山尤可观,非江行久不能知也。”
此诗虽为送别,心中虽有牵挂与不舍,然美好的祝福远大于心中的离愁,总体格调明快,语言清丽,意境宏阔,情深景美,实为千古名篇。
参考网站:《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