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效能这个词我非常有好感,从《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开始,再到学习易效能的课程,自己受益匪浅不说,还影响了不少身边的人改变生活方式。效能思维是思维方式的提升,从心理学上来说,还有一种自我效能“感”,这个感觉是对于自己生能量的一种加持。
之前我分享过好多次关于用微习惯的方式来养成习惯,原理上很简单,通过分解目标到不可思议的地步,通过一个个极其微小的成功来积累信心,实现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对于孩子还说,还不大能理解这样的方式。想象一个场景,一个刚会爬的孩子,离他十几米远的地方有一个玩具,要得到这个玩具,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大人大步流星走过去拿给他。另一种方式是他连滚带爬挪了十几米远,拿到了这个玩具。
对比两个方式,愿望都实现了,前一种方式会让他感觉大人好厉害。后一种方式则让他感知到我太厉害了,这会增强他的自我效能感,让他觉得“我能行”。在小的时候培养自我效能感的成本相对要低的多。长大后的很多事,比如结婚、生子和工作等,做好不容易,失败了代价很大。而小孩子小时候主要任务就是吃喝拉撒睡玩,基本没有什么现实意义成败得失。孩子有了一个意愿,可以让他去尝试自己完成。当他靠自己力量完成的时候,自我效能感就会增强。当自己尝试遇到挫败的时候,事情其实不大,大人化解起来也容易。孩子小时候还处于全能自恋期,失败了就会感觉整个世界都崩塌了,自己被摧毁了。但转头发现自己信赖的父母还稳稳的站在后面,充满信心地告诉他“有爸爸妈妈在,不用怕”。孩子的挫败感被托住,他们会重新去做再次尝试,在小成果中积累自我效能感。
【下一步行动】
在这里,父母其实就是起到了一个容器的作用,可以容纳孩子自然的生命力排山倒海般涌出,即使中间有一些破坏性,父母也能包容并转化。这个过程并不包括替孩子完成任务式的帮助,这是越俎代庖。当然比如一些超出孩子能力范围的事情,比如选什么小学这样的事,还是要父母来帮忙。
自我效能感 20200311 晨间日记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