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周成老师去世已经十余天了,这一段时间,我因其他事奔忙,一直没有时间写点什么,群里也没见相关的纪念文章,不觉几分遗憾。王老师虽然永远的离去了,但我对老先生的缅怀之情,恐怕会在心里萦绕许久。王老师人品如松柏之高洁,胸襟如大海之博广,行事如泰山之稳重,堪称大师典范。今日有空,静下心来,捋捋往事,感怀一下这位让我深深敬重的老同事,老前辈。
王老师出生于1945年,我92年到大荔师范工作时,他47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龄。可奇怪的是,我竟长时间把人和名字对不上,更别说有什么深交了。原因嘛!一是、他教政治,文科,我教数学,理科,业务上缺少往来;二是、他住家属楼,我住单身楼,相隔甚远,见面少;三是、王老师性格淡泊,与世无争,不抢风头,学校里露脸的场面常被几个风云人物占据,让我也忽略了王老师,惭愧呀!人就是这样,往往有内涵的人,总是不显山不露水。
浮云荡尽,蓝天依旧,狂沙吹去,始见真金。渐渐的,我认识了王老师,有了接触。王老师颇有周公之风范,相貌堂堂正正,身材高大挺直。最可贵的是,他的脸上总是善良淳朴,亲切和善,给人以慈父般的温暖。说话时,不急不躁,既谦逊又坦诚,尽显一片赤心。总之,任何一个和王老师打过交道的人,都会说,这是一个实在人,是个好人。从他身上,我读懂了,什么是“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难忘2001年的那个深秋,当时学校新建家属楼,我手头紧,要了二手楼,而原房主就是王周成老师。交接过程,也颇顺利,让我印象最深的的是,他卸下自己墙上的挂件的时候,非常小心翼翼,给我说,“我争取不伤墙,免得你后来修补麻烦。”这让我异常感动,二十多年过去了,依然能清晰的记起王老师说这话时的认真神情。于细节处见识人品,于片语中知其精神。处处为人,人自敬之。
记得在一次宴席上,与几个县上某局的领导坐在一桌,他们说和王老师是旧识,但彼此并不来往,并不是说他们这些当官的就高高在上,不屑于与老百姓来往。而是王老师这样的读书人,也许骨子里有一种文人的清高,看不起他们吧!后来想想,王老师并非书呆子,也不是故作矜持,他只是不习惯和官场上的人交往,不会逢场作戏,更不懂溜须拍马。君子之交淡如水,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几十年后,回头看看,当初纵横于官场,情场,酒场的人,后半生过的和别人也差不多。
和王老师慢慢熟悉以后,接触就多了起来,夕阳下,我们常在操场上散步,边走边聊,很少听王老师抱怨什么,他的高级职称好像解决的很迟,应该是临近退休吧!平时也没听他为此焦虑过,争过。俨然一副身外之物,得之我幸,不得亦无所谓。他好像和其他人都没有脸红过,大家也没人在背后议论他,无欲则刚,身正不怕影子斜。
现在想想,王老师就是一面明镜,照在我身上,让我对比,让我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和缺点,让我检讨自己的所言所行。学习王老师,学会豁达,学会包容。人近老年,不在乎看清了多少事,而应是看轻了多少事。执于一念,将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会自在于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