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外话:名著读起来比较难懂,尤其带有哲学性质的,有时只能看到表层浅显的东西。伟大的作家是把引发人深层思考的内容融入到故事中,让大家去体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月亮与六便士》是毛姆以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为原型来创作的。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到了月亮。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男主角斯特里是一个经纪人,有个幸福的家庭,富足的生活,但是突然抛妻弃子,甚至抢走给予他支援的恩人(德克)的妻子,并抛弃致其自杀。德克依然对斯特里崇拜帮助为其着想。
听起来很渣的一个故事。但这也是毛姆高明的地方,公认的很会讲故事。之后,男主角去了一个偏僻的孤岛,与当地一位女人结婚,一边与病魔作斗争,一边画出了一副震惊后世的杰作。临死前,嘱咐妻子把其烧为乌有。
小说更多的是引发人们的思考和对人物人格的分析(不得不说,这里的人物:男主角,男主角夫人,朋友,朋友的夫人,都颠覆了大家的认知),坦白说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不是艺术家,很难深入其内心世界去理解他的行为,更多的是用普世的价值观去对男主角予以批判。读完之后,不知道这本名著经典在何处,有什么更深远的未被探知。故此,翻看了书评,寻找电影无果,却无意看到了腾讯视频出的一档节日《一本好书》里有舞台剧演绎这本书,并请了名家作解读。很难得,也对这本书有了更广视角和更深入的理解。
斯特里(男主角):富有争议的人格,是一个毁灭式的艺术家。他不在乎他人的看法和物质世界。不遵循文明社会的道德标准。他的冷漠至极源于对画画的炽热,就像最后一根稻草,他拼命想抓住。有人说当一个人决定以艺术家的方式来过一生的时候,他就无法与正常人一样生活了。他算是一个天才,后期的,如果只是小有天份的人,他会随着大家的不信可,不自信,没有回报,逐渐放弃,感知不到这份狂热,和心灵上世大的快乐。这需要信念,天才也许就是不断的把自己的天赋最大化,哪怕是在这其中放弃了所有的社会职责。抛开道德层面,只看他的艺术成就,他艺术的本质为自由。最后,把自己放逐到远离文明的小岛就是因为那里原始,自由没有束缚,遵循自已内心的渴望。
德克:看起来像个软骨头,没出息。一再遭男主角的践踏依然对他崇拜去帮助他。他这种行为,名家解读为人格同化。把自己做不到的寄托于斯特里身上。他的价值是,发现画作,发现奇才。他为之兴奋,这种兴奋甚至某时能超越世俗道德界限。我的延伸意:也许他的这个价值就是德克心中的月亮。当月亮与六便士冲突时,他也不自觉的在特殊的时候选择了月亮。
还有两位女性人物的人格也有不同的认知,等待大家的发现吧~
相信到了这里,大家应该知道了月亮和六便士的含义了~ “月亮代表理想,六便士代表世俗生活。”
对于大多数而言,生活的意义便是生活本身,对于艺术家而言,艺术才是释放灵魂的窗口。在世俗的社会里,我们很难完全做到从心而行,因为从心而行的话,会碰到很多与社会是相悖。你发现很可怕,这会产生一种恐惧,大多数的凡人无法抗拒这种恐惧。这也是毛姆说的一句话 “ 我们大多数人所成为的,并非是他们想成为的人,而是他们不得不成为的人。”
“人不仅要活着,还要生活。”----- 我
“我不想活着,我想生活。------ 作家 王尔德
没有对错,专心抬头追着月亮走也好,认真低头捡六便士也好,边捡六便士边抬头看一眼月亮也好,只取觉于我们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