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E MO CULTURE
选自《中华文明》第4期
主编:雪漠
“文明冲突”的背后折射了哲学的贫困
黄金木 蔡继林
近年来,虽然世界总体上处于和平与发展的时期,但局部地区仍经常出现动荡与不安,乃至爆发战争,形势十分严峻。有人把它归咎于文明的冲突,认为是文明的不可调和必定带来冲突甚至战乱。
文明的冲突之所以成为解释地区冲突、世界矛盾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冲突的地区多集中在中东、北非等地,那里宗教盛行、派别众多、矛盾重重,很容易给人造成是文明冲突的印象。另一方面,则是受到美国政治学者塞缪尔·亨廷顿观点的影响。他早在1993年就发表了《文明的冲突》一文,鲜明地提出了全球政治主要和最危险的方面将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
然而,从人类文明发展史和社会发展史来看,真正因为文化的差异、信仰的不同而引发的冲突和战争极少,相反,文明的不同促进了人们的交流和社会的发展,人类也得以从低级社会逐渐过渡到高级社会。历史上虽然多次发生过宗教战争,但这些战争的背后,无不是不同宗教和派别的利益之争,掺杂了掌权者的私欲和经济利益。即使亨廷顿研究发现,在意识形态之争持续四十多年退出历史舞台之后,世界并未走向大同,“种族、宗教、文明所造成的人类更根本的分裂依然存在,而且产生着大量新的冲突”,而这些新的冲突均可以看到西方大国的影子,或幕后策划,或暗中支持,使原本并不严重的冲突加重了,也导致一些宗教极端主义的出现。尤其是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现象更为明显。一些西方国家为了实现霸权,满足一己之利,不断地利用和制造宗教矛盾,大搞颜色革命,造成地区冲突。这是当前中东、北非等地区冲突的根源,文明的冲突不过是西方语境下的美丽说辞。
从冲突的结果来看,如果冲突确因文明的不同而产生,那就可能带来文明的更迭或改进,但事实是几乎每一次冲突却是领土的占领、资源的掠夺、利益的侵犯,甚至人口的屠杀,对原有的文明并不感兴趣。
再从深层次分析,不管是文明的冲突,还是霸权的介入,其背后折射的是哲学的贫困。因为,哲学研究的是真理和安身立命之道,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如果出现贫困,没人去研究,或者带着功利心去研究,就会让人道德失准、标准失衡、价值偏移、秩序混乱。历史上曾出现灿若星河的哲学家,他们促进了人类思考生存的意义,以及如何对待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并提出一系列的根本遵循,使人类文明提升、社会向前发展。只可惜近代以来对哲学的探究已明显迟缓,成了极少数人的自娱自乐,老子、孔子、黑格尔、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等大师级的人物已成了传说。世人重物质而轻精神、重霸道而轻王道,自然无法逃出冲突的宿命。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虽然推崇的是人的价值和尊严,是人本主义哲学,但其认为的追求现实利益是人的自然欲望无不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航海大发现虽然开辟了贸易新路线,促进了贸易的往来,但也拉开了一幕幕殖民的血泪史。第一次世界大战更是一场各帝国主义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之间的非正义战争。二战以来,特别是原苏联解体以来,西方大国的霸权行径毫不掩饰。
哲学是万学之源,古人注百经以行教化,说百家以治天下。伟大的哲学,绝不是实用主义哲学的代名词,它应该洋溢着理性的思考、人性的光辉和博大的慈爱。被世人尊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的亚当·斯密,他将《道德情操论》置于《国富论》之上,透露出了一个常识:竞争市场的底座是公平和正义。在哲学贫困的当下,要怎么解决文明“冲突”的问题,是消极避世,“老死不相往来”,还是狼性遏制,利用自己的优势对别人进行封锁、打击,抑或求同存异,各取所需?答案不言自喻。正如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强调的,“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人类文明要提升,要进化,首先要解决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寻道,寻找什么样的道?这需要哲学家们去思考,不断赋予哲学的新内涵,也需要我们抛弃实用主义哲学,不能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变成了金钱的奴隶,不能为了一点可怜的权力出卖了人格,不能为了一点眼前利益透支了生存的家园。
当前,文明在充份享受高度发达的科技文明和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丰富物质文明的同时,也面临着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疾病流行等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需要我们打破思想的藩篱,摒弃固有的成见,以全球的眼光积极培育“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
END
雪漠,原名陈开红,甘肃凉州人。国家一级作家,著名文化学者,甘肃省 作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香巴文化 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和上海中医药 大学肿瘤研究所“人文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