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条件都很好的孩子,最后得不到奖呢?这个问题就有点像在职场上,明明工作能力很强的人却得不到提拔一样。
看着这次硅谷的比赛从组织到裁判,全是印度家长和学生,就能大概看出端倪。
印度人特别爱参加社团活动,表现欲也很强。他们愿意把时间贡献出来组织活动、参加裁判培训、报名当各种活动的评委,这样全面出击的态势让他们逐渐掌握了话语的主动权。尽管是一项美国传统比赛,他们也能渗透得很好!
反观咱们中国家长和孩子,周末都忙着送娃上各种兴趣班,对这种集体活动完全无感。当裁判?对我家娃有啥好处,不去!组织活动?我还忙着送娃上课呢,不干!
就这样此消彼长中,印度人在硅谷的在职场和校园中,都逐渐挤压了中国家长和孩子的空间。
中国人往往给老外的感觉是,特别踏实、勤奋、埋头苦干。可是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也意味着中国人的表现欲不强,只愿意管做好自己手头的那一摊事,不太爱参加集体活动,不擅长领导力。
这样就会导致无论在学校还是职场上,中国人会受限很多,往往你得付出比别人多很多的努力,展现比别人强大很多的实力,才有机会脱颖而出。
以前我们接受的教育,都是教孩子做一颗机器的螺丝钉。长大了才逐渐发现,如果希望在职场上更进一步,螺丝钉可远远不够,那得做机器的大脑才行。
会表现、会沟通、会决策,这样人生才有更大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