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要跑到上海去看120帧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体会那种在两个极端世界来回切换的巨大反差。过了这村,没了这个店,不知道下一部120帧,4k的电影会在哪里。
在伊拉克巷战中因勇敢救助他的班长而被赞为英雄的林恩和他的B班战友在美国被巡回宣传到最后一站德州并被邀请在橄榄球比赛中出演亮相演出,林恩在其中不断的由陌生舒适的现实联想到在伊拉克发生的恐怖生死回忆,现实穿插回忆的叙事方式把林恩参加伊拉克战争的原因,过程串联了起来,期间夹杂的家人对他重返伊拉克的不解,现实对战争的错误认识和解读,新认识的恋人的不舍,自己对B班的不舍和归属使得林恩纠结于是否要重新回到战场。
"我还要走很长一段路,我想我得走了"
"我会为你祈祷的"
林恩知道自己已经不属于这里,不属于德州,不再属于他的家庭。从他踏入伊拉克战场的那一刻起,他的命运就已经彻底改变,不再是一个只会犯事的混小子,而是一个军人,一个参与伊拉克战争的军人,他属于战场。
"我不是英雄,凯特,我就是个军人,那是蘑菇教给我的,我属于那里,我没法评价这样是对的还是错的,但就是这样。我真希望有个什么方法能让你对我感到骄傲"
他也很无奈,但他没有办法,去打仗,去践踏其他的国家,去当英雄不是他想要的,他也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有多伟大,多自豪。他作为一个小人物无力抵抗一个国家,他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民众也没办法理解他,民众对他生死挣扎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对他而言再正常不过的救助行为民众却觉得那是值得骄傲和炫耀的,他只是在做他自己该做的事情。所以他并不觉自己有什么伟大的地方,也不觉得自己是个英雄。每个人都渴望被理解,人们对他悲惨遭遇的不理解让他感到无所适从。在这个陌生的世界,他很迷惑,他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以为自己了解一些普通民众不了解的事情,但是你知道吗,是他们在主宰一 切,我活在战场,但他们对战争有各自的理解,对吧,电影一样”
他只能道别恋人,道别自己的姐姐,回到那个安全的地方,回到战场,回到他的老窝。
"真够累的"
"感激你离开这鬼地方吧"
"没错,免得他们宰了我们"
"带我们去安全的地方"
"带我们回战场吧"
"回到我们老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