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午读时间我和孩子们一起捧着书,静静地沉浸在书里的世界,真好!看着《朗读手册》,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拿起笔圈圈画画,写下自己的感受……
读完第二章有章《何时开始(结束朗读)》,给我留下最深的一个感受的是阅读得越多,写作也会最好;阅读坚持得越久,孩子越受益。
在书中,作者吉姆·崔利斯在如何才能延长孩子注意力的时间中引用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杰罗姆·卡根的观点“读故事给孩子听,并留意他们听故事时的反应,可以带来许多好处。”
在每周七天的时间里应该从中找出时间与孩子单独相处,让他发现我们对他的专注,哪怕一周只有一两次的机会。我们的工作很忙,没有空?应酬太多,挤不出时间怎么办?时间不就如同瓶子中装满沙子的缝隙吗?只要我们愿意,哪怕再忙抽出一点时间不是都是有的吗?是不是作为家长的我们在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呢?要想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必须孩子对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有所了解,如果没有了解,那也无从谈专注力了,因为那会导致孩子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去做。
试想一个拥有阅读经验的孩子,另一个毫无阅读经历的两个孩子放在一起会是怎么样呢?在书中,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一个孩子没有任何看书的经验时,他不可能对书有任何概念,也不会了解书本可以带来的趣味;也就是说毫无经验或概念的东西,无法吸引孩子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所以,要想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崔利斯提出了三样东西,一是书籍,当给孩子买了书之后,给孩子在书上写上他的名字。第二个是书篮或杂志架,将它们放在家中省目的地方,如厕所、餐桌,只要是平时孩子接触的最多的地方都可以放。第三个是床头灯。让孩子每天睡觉之前看15分钟左右,再睡觉。
“从幼儿园开始给孩子讲故事,那到了四年级是否应该停止给孩子读故事了呢?”四年级的孩子识字量也比较多,拥有自主阅读和学习的能力,为何还要继续给孩子讲故事呢?带着疑问进行学习,看完之后,才了解,原来孩子的听力比阅读能力要强,即使是一个一年级的孩子,他也可能喜欢听四年级的故事。这就是崔利斯认为的“孩子能够听懂并理解无法自己看懂的复杂、有趣的故事,这也是上天送给一年级孩子最好的礼物之一。”看完之后后,
我恍然大悟,孩子最近很喜欢《西游记》,并且总是和我谈论里面的人物,还经常让我再讲里面的故事给他听,原来我还不理解这是为何,感到好奇。当我们在给孩子们讲故事的时候,孩子可以听到许多生活中并不接触的词语,久而而之,这些词语出现得频繁了,孩子自然而然就会说出来,也就不怕不会用了。当他们沉浸在故事之中时,也就沉浸在一种丰富、有条理的,以及有趣的语言环境中,可想而知,这样的语言环境对孩子今后的习作肯定有很多益处。
崔利斯将写作与打棒球进行生动的比喻,写作就如同打棒球一样,作为棒球选手,练习绝对不可少,但是若只是一味地地练习,而没有看别人投球、接球;而写作也是一样,不仅要写,也要多多阅读,只有好书读多了,我们才能写出更好的文章。崔利斯指出给孩子读书尽量要趁早,这让我想起自己给孩子阅读。每周我都会回家陪陪孩子,每天晚上几乎雷打不动,都会在睡前给他讲绘事,或是讲明间故事,有听讲得入情入境了,还会提很多的问题,但是短暂的陪伴,对孩子的阅读的激发,不知有多少,惭愧的是不能把他带在身边,每日给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