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这篇文章,不禁为魏书生先生的魄力所震撼。能在那个年代就有让学生们知道世界的各个角落里的孩子都是怎么学习成长的,这真的是需要很大的魄力和对教育的热爱。
因为热爱教育,所以才会多年来坚持订阅《外国教育动态》并将内容和学生们分享。学生们知道了加拿大有的学校确实把学生当成了学习的主人,因为一个有500名学生的学校,便有500张不同的课程表,学生会按照自己的实际水平,每天、每节课选择适用于自己的科目与教师去听课;美国有的中学的选修课竟然最多有100多个学科;苏联是小班制教学,一个班人数都在24人以下;哥伦比亚将犯罪的青少年所在的教改营编成一个行政单位-市,让这些孩子自行管理,激发他们的内驱力并提升他们的管理能力……
学生们学生们通过对同龄人学生的比较,通过不同国家和地区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比较,能找到既科学又比较适用于我们自己的方法,能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教育,不至于像有的同学所狭隘理解的那样,教育便是上学、读书、做题、考试、得分、升学。
其实何止是学生,有的老师也是狭隘理解教育,天天让孩子做题、做题,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发展。教育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因为学生除了成绩之外,还有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