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证一:
钱钟书先生在《围城》里说,“我们对一个人的好评度与他上次请我们吃饭的时间是呈反比的”。意思就是,如果你对一个人的评价很高,表现出很善意,表明他刚刚请你吃完饭,但这顿饭如果时间过得久了,你对他的认知就会发生改变。
所以,你以为的这个人还不错或者有点差劲,你以为的还真不一定是真的。
例证二:
就如有一种句式:“什么什么要是干好了,就是什么什么”。比如“不要脸这种事情要是干好了,就叫坦荡”,或者“脑子慢这种事要干好了,就叫稳重”。同样一个对象,我们以为的好似也不一定总是真的。
例证三:
假设一个干净的碗里装一些不干净的东西,例如粪便这样的东西,然后把脏东西倒掉,用最强力的洗涤剂把碗反复洗,洗完之后,你会用这只碗吃饭么?我想你一定不会的,你会说着也太脏了。
然而同样是说碗太脏的人,如果他是喜欢吃猪大肠的,你给他解释说,其实猪大肠就是装粪便的呀,在某种程度上,比那个碗还要脏,可是该吃猪大肠的人还是会吃,但是就不会接受那个装过粪便的碗。
你以为的脏就一定是脏么?
我们的以为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我们的认知,而我们的认知受制于“理智、欲望和恐惧”这三个要素在我们的判断中所占的要素。
只要这三个要素的比例发生改变,我们的认知就会变得不同,所以我们以为的真的不一定是我们以为的。
例如一个著名的木板实验:一个木板放在地上模拟走来走去,一点儿问题都没有,但是它放在两座楼之间,放在悬崖之间,你就走不下去了。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不会掉下去”是一个理智的判断,因为你在地上走的时候,在木板上跑来跑去,脚都没有触到地面,证明凭你的平衡能力是完全能从这个木板的这头走到那头的。但你为什么不敢走?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恐惧。恐惧一旦加入进来,你就会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我们还可以设想另外一种情况:有人悬赏说,“如果你能从放在两栋楼之间的木板上走过去,就可以得一千万奖金”,你当然还是觉得危险,但你可能突然发现:也不是那么危险——同样一个事情,因为欲望加进来,你的判断又发生了变化。
理智、欲望和恐惧,这三种要素在我们对一个事物的判断中都在起作用,只不过配比不一样,导致你的判断不一样。
理智是相对客观的成分,加上欲望和恐惧这两个要素,就形成了我们的认知三原色。
我们以为的为什么不一定是真的呢?就是因为在一个认知中,这三个要素的配比是不一样的,调整下配比,整个认知就会发生大的逆转。
就如有个男士要和老婆离婚,就觉得自己老婆又不漂亮又事儿多,别人怎么告诉他:“你现在看上的非常漂亮的女孩儿,娶到家里就不漂亮了”等等,但这些道理说再多都没有用,因为这些都属于认知中的客观因素。其他两项没有改变的话,认知依旧不会改变。
这个男士的一个朋友对这个男士说了一番话之后,这个男士竟然不离婚了,他说了什么呢?他说:“你这么多年挣这么多钱,有没有想过,是你老婆旺财,她是你的一个隐秘的财神啊!你离婚以后,财神不在了,你的钱不能就哈拉哗啦全没有了?”
这段话让这位男士立即产生了强烈的恐惧,与此同时,他内心有一种“要想挣更多钱”的欲望,这两个的配比一旦加大,整个认知的色彩就完全不一样了。
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我们以为的真的不一定就是我们以为的。因为对一个事件、一个状态、一个对象的判断,都取决于“理智、恐惧和欲望”这三个要素在认知中的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