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伟业》是一部杰出的红色影视经典,该片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开始一直叙述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编剧功底深厚,影片短小精悍,用不到2小时的时间让我们深刻地认识了那一代青年人的伟大革命征程,他们以拯救四万万同胞、拯救将倾国厦、实现名族独立为己任。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推动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但奈何明月照沟渠,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成果,孙中山为覆灭清政,被迫让位。而袁世凯私欲与恶念作祟,更是妄图复辟帝制,为了做上当皇帝的美梦,更是与日本人狼狈为奸,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民四条约”也就是“二十一条”这种让国人憎恨无比的卖国条约,而条约的签订给后来巴黎和会上中国夺回山东主权的失败埋下了种子。不过逆历史洪流而行往往会被洪流冲刷地粉身碎骨,果不其然,复辟帝制没多久的袁世凯就在举国人民的讨伐声中“驾崩”了,实在大快人心。不过袁世凯所在的北洋军阀中又难以产生一个能统御整个北洋派的人。而后北洋军阀内部派系纷争不断,于是很快发展为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
而未来的共产党人在这十年内也没闲着,先是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先进思想分子在开展“新文化运动”,创办《青年杂志》、《新青年》等一系列思想解放运动策略。而效果也很是斐然,各地纷纷拥护新文化运动,更是喊出“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也让这场运动所涉及的内容比辛亥革命更为广泛与深刻。而我个人认为这场运动还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与新中国的成立做了思想干部上的准备工作。
再说说“五四运动”,这场因巴黎和会外交失败而引发的第一场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中国作为战胜国的一方,提出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本就是正义合理的,而列强却为了继续扶持日本牵制俄国而驳回了这种正当要求,把中国的山东主权永久性地转让给了日本,深深诠释了“弱国无外交,弱国无公义”这个道理。而且也正是因为于这场和会外交失败,随着跪在北京政府的北大女学生喊出为“四万万同胞申冤”时彻底把中国人民积压了近百年的屈辱、愤怒点燃,一夜之间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举国上下,群情鼎沸。而迫于这种巨大压力,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是一场以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运动,点燃了中国人的血,觉醒了中国人的魂。而我辈青年,沐浴在共产党赐予的和平繁荣之光下的孩子,我们还应该铭记那一辈青年人的伟大革命斗争精神;学习且必须具备那种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的爱国主义伟大精神;坚定不移地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造福一方!
近百年来,外有列强侵犯,内有腐朽政体、统治黑暗、军阀割据、混战,使人民生存艰辛,迫切需要一个结束腐朽国政的政党,迫切需要它带领我们从百年屈辱下站起来,迫切需要结束这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亡的局面,因此,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世界的选择,在南湖红船上站立着一个端庄优雅的女子,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了。从此,中国民族有了光明和希望,中国人民有了革命的主心骨,中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共产党人的付出就没有我们现在优越的生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最后,《建党伟业》以其恢宏的视角予我深深地震撼,我觉得此作最大的魅力在于能引起中国人的共鸣,令人时而激愤莫名,时而热泪盈眶,时而忆起以往的屈辱而愈自勉自强!那一辈人的使命已然完成,我们这一辈自然要志在长江后浪推前浪,开启中国现代化强国!2024的高考,中国政法大学,等我考进去,这是第一道关卡,不负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