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月,終於見到兩年未見的家人。在美求學兩年,今年終於回家了!
兩年的時間,對於我這樣戀家的人來說像是相隔了幾個世紀。毫不誇張地講,早在祖國機場的第一站,便有一種想要匍匐親吻大地的衝動。我的家鄉座落在雲南的一個小山村,依山而坐,伴河而居。轉了幾次飛機,終於到達我們的縣城,早早等候在機場外的家人也已然迫不及待。在飛機上我想像著無數種我們見面的場面,見到家人的時候,我竟說不出什麼話來。激動又澎湃的內心,早已藏不住。和親人們一一相擁,太久了,真是太久了!許久未見的父親到了中年發福的時候,雙鬢也增添了幾根白髮,雖若隱若現卻進到我的心裡面。
想到2015年,因為工作的原因,父親沒辦法到機場給我送行。這一來,真是好久不見!雖然每天可以在微信上見到家人,可真正見到的感覺和網絡上差太多。在外想家的時候,甚至不希望在網絡裡見到家人,因為只能單單看著。父親是一個不太會表達自己的人,可就在我留學的第一年,每當我難過想家的時候,都可以收到父親的關心。剛到紐約的時候,父親居然等到凌晨三點鐘只為了收到我報平安的信息。雖說我之前有過幾次國外生活的經驗,可剛到美國的時候,我對美國的教育體系真是一竅不通,常常碰釘子,父親就給我發消息鼓勵我。在我童年的記憶中,他是一個很少表達自己關心的人,更別提說“女兒,我愛妳。”這樣的話。
其實父親能夠使用拼音輸入,迅速使用智能手機就是一大突破。當時真是令我感到吃驚。父親從小是家裡的獨子,小時候很調皮,根本沒有上過幾天學。以前常常聽奶奶說起,父親小時候不喜歡念書,每天就想著去野外玩兒,所以念書念到五年級就回家的故事。可看到父親編輯的信息,且不說內容,他能夠正確地使用拼音就已經讓我豎起大拇指。因為我和弟弟都在外地上學,受到母親影響,父親也學會了利用社交平台跟我們保持聯繫。
父親雖然沒有什麼文化,但絲毫不影響他表達對我們的關愛。在我們一家人的微信群裡,可以時常看到父親對我們說愛。父親給自己起了一個網名:牽掛。我知道,那是父親將我們一家人的愛裝到了他的心裡面。時常感恩我可以擁有一個宇宙無敵的老爸!記得我準備出國留學申請的時候,遇到很多事情,大部分都需要錢,父親從來都是我最堅實的後盾。而當時父母親在供養兩個大學生,家裡的負擔可想而知。他從未讓我們看到他辛勞的一面,每次都露出白白的牙,笑著對我說:你加油,好好幹!當我拿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父親比任何人都笑的開心。那標準的段氏笑容,是我每次想要放棄,每次沮喪難過時候最強的一劑雞血。
這次回家,父親很早就和母親準備了很多我愛吃的食材。在臨走前的一天,父親拿出幾罐蜂蜜給我,讓我帶走。父親從櫃子裡拿出蜂蜜罐的時候,千絲萬縷的情緒湧入心間。幾年前因為住校的原因,我把胃搞壞了,需要每天喝一些蜂蜜水潤腸胃。自此以後,父親每次見到好的野生蜂蜜就會買回家給我。時隔多年,父親依然這樣年復一年,心裡說不出的滋味。有溫暖,也有一絲小小的感傷:父母親如此愛自己,而我呢?可以做的是什麼呢?
而後,短暫的相聚,我又繼續踏上返校的旅途。內心中最難捨棄的一次離家就是這次了吧,從未見父親哭成一個孩子⋯⋯最後一次見到父親這樣,已經是十多年前,奶奶走的時候。我們一大家子人,微笑著微笑著,竟兩眼濕潤起來,到後來便越發不可收拾⋯⋯在機場上演史上最難捨棄的肝腸寸斷。話至此處,又想家了。又想起父親哭泣的樣子⋯⋯
父親的愛,有時候像是明媚的太陽,讓我感到溫暖;有時候像是滂礡的大山,讓我感到踏實;有時候像是溫婉的月亮,讓我感動不已;有時候像是堅實的臂膀,讓我有勇氣去面對生活中的困難。父親就像是一棵大樹,在陽光微風中與我一同呼吸,在風雨中與我一起並肩作戰。大樹本身也需要成長,也需要面對生活中的風風雨雨,可他卻從未有過退卻,從未有過怨言,一次次突破他的極限,一直伴著我成長,給我關愛,給我支持,給我力量,直到我也慢慢長成一棵樹⋯⋯
父親是那個超越他的極限去愛你的人。
爹,我想您了,很想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