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冯导的《芳华》口碑不错,很触动人,我专门选了放假前的一个晚上,一个人去影院看了电影,想着写点感悟。没想到看完之后什么也不想写,压抑,一种描述不出来的难受堵在某个地方,我放弃了。
直到今天,我反应过来,这是一种“不适”:从小我们接受的教育观都是,好人会有好报,电视剧里善良又乐于助人的女主就算经历万难,最后也一定过得非常幸福。虽然,越长大越发现善良的人不一定有好报,但难免仍然抱有这种期待,然而像《芳华》这样直白地展示在我面前,我承认,我难受了,我不能接受刘峰和何小萍的结局。
像雷锋一样,善良、乐于助人的刘峰在文工团里是个十足的好人,帮炊事班的人找猪,吃煮烂了的饺子,帮要结婚的战友做沙发......然而因为表白拥抱女神林丁丁被落井下石,被冤枉下放,去了伐木连。后来又加入前线战争,为了保护战友的尸体,流血过多导致失去了一只胳膊。如果到这里之后他的人生出现逆转,还不那么让人心痛,但是转业后的刘峰为了生计去海口给人送书,被联防办欺辱,爱人也跟别人走了。预料中难道不应该是转业后的刘峰成为抗战英雄,进入某机关任职,继续做贡献吗?
还有何小萍,充满期待地来到文工团,以为摆脱了重组家庭,不再是累赘,但在文工团依然显得多余,甚至被战友嘲笑,欺负。为了第一时间给父亲寄一张军装照,就“借走”室友的军装,她以为不会被发现,但这却更是灾难的开始。她很努力的练习跳舞,想用沉默来回应这一切,反而遭遇更多的不公。如果说在文工团的日子不能说明她善良,是其自身的问题造成的,那么野战医院所做的一切呢?尽可能地去抢救更多的伤员,几天都没睡觉,为了保护重度烧伤的士兵,在房子被炸毁的那一刻,本能的用身体挡住伤员,这还不是善良吗?可笑的是,经历这一切之后,她精神出了问题,成了一名精神病人。
其他战友呢?落井下石的林丁丁没有一点愧疚,转业后嫁到澳洲,做起了富太太;最早嘲笑何小萍身上有泔水味,时时不忘提自己是干部子弟的郝晓雯嫁给了自己爱的陈灿。即使看到曾经的战友刘峰被人欺辱,也只是难受一会儿,之后便调侃起“刘峰的假手还会摸胖了的林丁丁吗”?
这部电影让我几次落泪,一种内心深处的共鸣涌上心头,其实,现实生活中善良多半是没有好报的。今天大家再次被这条微博刷屏:杭州拾荒老人意外身亡,他的遗物却令人震惊。据知情人透露,这位老人叫“章楷”,曾是一名中学老师,有每月5000元的退休金,但是却住在毛呸房,在街上卖垃圾。原来,他把所有的钱都用于资助寒门学子,默默捐款20年。但在过马路时被车撞成重伤后死亡。做了一辈子的善事,最终也未能平静完整地去世。还有新东方知名讲师艾力老师,他在《人生的84000种可能》中说,他的父亲也是因为在修公路的路灯时被醉驾的人撞至身亡的。
善良没有好报这种新闻比比皆是:杭州保姆纵火案,江歌案,老人扶还是不扶等等。这种无力感让我无力适从,可是,我还是忍不住想要善良一点。
文中案例的主人公之所以做善事,做好事,是不求回报的啊。到今天我才想明白,《芳华》这部小说可能本意就是想展示这种做善事不求回报吧。故事的最后,旁白说刘峰和何小萍显得比其他人更要知足,是暗示了内心的一种平静吧。
善良多半没有好报,但那有怎么样呢?人们常说,我们坚持一件事情,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对的。同样,选择做一个好人,做善良的事,不是为了回报,只是因为这是对的。
所以,坚持做一个善良的人,追求心底的那一份安定,管他有没有好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