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就开始心心念念去苏州博物馆。特意这个时间段去的大多是为了紫藤。挨到4月中赶去匆匆拜访。
苏博的藏品布置十分用心,和建筑本身一样,独具苏州特色。地处江南吴越,在历史上还是有头有脸的。藏品有限,可也是囊括了陶、玉、织、书画、家俱甚至还有文玩。
逛着逛着,沉甸甸的马家浜、良渚精美的玉石文化,一掠而过的刀光剑影都年代久远,倒是挥挥毫,磨磨墨,涂涂画,遛遛鸟,养养蝈蝈,逗逗蟋蟀让人真是羡慕古人(富人)十分无聊又有趣。虽吟诗弄画中亦有针砭时弊,但再多的委屈也少见苦大仇深。要不是连着的忠王府,静卧的越王勾践剑,还以为江南处处岁月静好。在这里,所有的过往都如那颗呼吸着的紫藤一样,化欢笑悲伤踌躇嘘唏为春泥,静守春秋。
可能是太早就经历剑拔弩张,在这个博物馆内,看到更多的是小富即安的人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在艺术和生活中对术的极致追求。除了镇馆之宝工艺绝伦的密色瓷莲花碗、珍珠舍利宝幢等精品中精品,苏博还是有不少让人眼前一亮亦或中规中矩亦或出人意料的宝贝。起码在信息技术时代未到来时,无论是刻在石玉上、木头上、纸张上、竹片上还是织锦上,这些都足可担当体现人类文明载体。
苏博的建筑毋庸多言,和一个现代江南美女一样,即便在不在苏州,其傲人的空间光线,如同玲珑有致的身材十分妙曼;粉墙黛瓦更如凝如玉脂的肌肤一眼看出吴越婉约秀丽的基因。身处这样的建筑和布置中,但凡说话大声了点,也会让人自己觉得不合时宜的粗俗。如此这般的地方,多让人来打卡也是极好的,近朱者赤,近美女者美啊!
苏博紫藤园中贝聿铭大师亲手从忠王府嫁接而来的紫藤还在零星开放,隔壁文征明亲自种下的紫藤已过了花期。寻去一看,紫色已暗淡,风一吹,花瓣稀稀落落。大概经历越多,对繁华放下越早吧。对于专程来看文藤花开的我,免不了有些惆怅。最近看了一些关于文征明的帖子,佷是佩服。放在当下,文先生一定是为表里如一的德艺双馨kol。这株近500年的紫藤生命力在有限的空间中尽可能递延,也着实配得上大家对其喜爱。在花廊小息片刻,看着一处处新叶即将绽开,想来紫藤自己倒不会为落花嘘唏,云卷云舒几百年又何在朝朝夕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