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无问西东》中有一个片段是老师问一个学生:“你求学的目的是什么?”。学生答:“我只知道,不管我将来做什么,在这个年纪,读书、学习都是对的。我何用管我学什么,每天把自己交给书本,就有一种踏实。” 但是这个老师说他忘记了一件事,那就是“真实”。学生问:“什么是真实?” 老师说:“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不知从何时起当看到各种学习资源时就立刻存储云盘中,看到喜欢的文章会立刻收藏,看到别人推荐的书籍会立刻下载电子版……,然而最后的结果不仅仅是忘了去看,而是连自己是否下载过,收藏过都忘了。总喜欢让自己处于忙碌之中,这样确实会给自己一种踏实的感觉,就算是事情没有做成功,也可以给自己找一个理由,毕竟曾经努力过。然而,“学习”是简单的,“学到”却是不容易的。
现在会有各种各样的收费课程,只要是你想要去学习,总是可以搜索到一堆的资料。你可以每天去沉浸其中然后觉得自己收获满满。对大多数的学生来说最佳的例子就是学英语的过程了。自己曾经也是下载各种记单词软件,每天记单词,做试卷。后来看到有一个软件叫"英聊",在上面只能用英语聊天,下载之后开始也没有主动去和别人聊天,因为感觉自己英语不行,而别人发给我的时候大多数都会说一句“I am not good at English and hope to learn from each other”,但是当互相聊起来之后发现还是很有意思的,而且使用我们已经学到的知识可以应对基本的对话。只是此前的自己只是满足于学习英语的一种踏实感而没有在意学习英语的真实目的。
李笑来老师说学习英语只需要一本词典和一本语法书就够了,因为一句话不懂的话,要么就是有单词不认识,如果所有单词都认识还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那肯定就是语法不知道了,此时去查语法就ok了。
以“踏实”为目的是可悲的,因为不能在自己做一件事时感受到其中的喜怒哀乐。从小到大遇到过很多的老师,有的老师讲课自己很喜欢,就算不喜欢也不会在课堂上打瞌睡,而有的老师讲课的时候即使不敢睡也有想要睡觉的感觉。现在想想除了课程与教授的水平的区别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差距就是老师讲课时的语调以及动作,在课堂上能够带动学生的老师讲课时带有感情,最起码语调是抑扬顿挫。对这样的老师来说讲课与其自己而言应该是一种享受而不仅仅是当做一个任务吧。
注重真实而不要满足于踏实。知道为什么要去做,才能在知道做什么的时候知道怎么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