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对于写作纯属自娱自乐,那可以忽略本文。另,这也仅是个人对于网络写作和文学创作的一点思考,得出的拙见,不作为引领者和倡导者享受一呼百应的拥磊,因而也不承担照此践行的责任。如果非要贯上个名头,那就权且充当探索的星星之火吧!抛砖引玉或能引发谁人更为深刻独到的见解也未可知,那就更使鄙人荣幸之至。
论何事都需要事实作为论据,无非就是看到的和听到的,包括据此想到的。作为一名热爱文学正在进行网络写作的普通人,写了四十万字,品类丰富的作者,注意不是作家,作家在我心里是神圣的职业称谓,而我目前不认为自己可以担当得了。我有那么一点经验,可以使得我深入的思考一下网络写作的来龙去脉,因为我不想重复自己,也不想自娱自乐,我是一个怀有文学梦的人。
同道者众多,但大都意兴阑珊。偶尔谈起出路莫衷一是,感觉眼前一片迷雾。二十年前没有互联网+,文学创作都是借助纸笔进行的,称之为爬格子。现在借助互联网,称之为码字或者搬砖。我手里最爱读的文学评论书是穆涛2014年出版的《先前的风气》,时不时拿出来翻阅一下。
我看到里面有篇文章——“网络语言”,文中第一句话就是“网络写作对文学语言,乃至文学思维将带来怎样的影响?”紧接着又说“从目前来看,这个问题还带有假设性质。”他预计几年或几十年之后,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然而2016年开始,网络写作就开始或者说已经称雄称霸了,具体的表现就是一批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火爆荧屏,比如《花千骨》、《琅琊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和《芈月传》等,还有《何以笙萧默》、《翻译官》和《微微一笑很倾城》等等,紧接着网络写作如火如荼。直到2017年我加入简书,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几千万人注册成为写手,如果这个数据不靠谱,根据我的观察,我认识的一百个人里至少有一两个吧,照此比例估算下来也是很可观的数据了。
那么到底是文学创作突然迎来了全民参与的狂热时代呢,还是那些一夜爆红的网络写作的成功案例极大的刺激了人们对于写作的热情?这还真不好下结论。时代的风潮从来没有脱离过经济这条主动脉,不论哪个时期,文学创作都是围绕着经济发展蓬勃展开的。
近两年也涌现出了无数个大V,后来都发展为团队或者公司形式运营。比如我最早关注的“拾遗”还有“贤二机器僧”,眼看着发展得越来越成熟了,每天更新,浏览量都过十万了,有时看到打赏人数近两百,点赞也在近两千左右。但我对他们的关注度却越来越低了,因为公号文章的调性注定了不适合创作者去看,越看越影响思维方式。
大V是网络写作的受益者,他们的成功又催生了新的潮流,那就是自媒体时代的来临。如果说微信朋友圈刚出来是为了更便捷的和天南海北的朋友互通有无,那么现在谁还记得它曾经带给人的美好回忆?现在的朋友圈俨然成了商战的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方便了营销,疏远了友情。不过我倒是赞同这样一种观点,大可不必对朋友圈过分批判,个人奋斗的形式多种多样,只要是积极努力无损于他人的,都值得肯定和支持。
时代已经发展到这里了,紧紧跟随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网络写作已然变成了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体验者,也是生活的表达者。文学不再是镜子,已成为人本身。正如穆涛所言,中国人经历过一次写作工具的转变,由软笔到硬笔——由毛笔到铅笔、油笔、钢笔。经历过由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转变,由文言文到白话文的转变。书写工具和文学思维其实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用什么语言,用何种书写工具,决定了一个时期的文学创作风格,可能作品有差异,却是整体面貌中的差异。五四时期是一种面貌,建国初期是一种面貌,20世纪70年代以后又是一种面貌,那些面貌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质朴动人,时时鼓舞人心。
如今,文学的面貌已经很难界定了,不是读者迷失了方向,而是作者找不到初心了,大家都不停地动摇,很难坚定自己的信念。一方面是文学作品发布渠道的庞杂,一方面是社会转型期的动荡不安,加之新的语言不断覆盖旧的,前沿的观念无情暴击着传统观念,如何坚持不是问题,如何坚持自己的方向才是问题。
我觉得,首先新的东西要了解,与时俱进是必要的功课,其次要保持敏锐的思维方式,文学向来都是形式多变的,但本质从来没有脱离过生活本身,它无论如何都是为生活服务的,这是它的现实意义。
把握它存在的意义,就等于找到了大的方向,也等于找回了初心,其余的就依赖于实践和时间来成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