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董小琳
很多职场文告诉我们,要想得到领导赏识,获得升职加薪,就千万不能做“另类分子”。
别人加班,你最好也加班,甚至走得更晚;
大家都去团建聚餐,你最好也“抛妻弃子”地准时参加,陪领导喝酒喝到吐;
即使心里有一万个不愿意,也最好时时刻刻察言观色地行走于职场。
如果你偏要说:“我就不随大流,又能怎样?”
我们不妨来看看,存在主义文学大师阿尔贝·加缪的代表作《局外人》中,主人公默尔索的故事。
默尔索是一个和你我一样,工作时间长了会累,希望有女友、有家庭、有朋友的普通人。同时,他还是一位与社会“游戏规则”脱节的局外人。
所以,故事的结局是:他被人们认定为“冷血杀手”,被判处了死刑。
1、对生活,他始终无所谓
“今天,妈妈死了。也可能是昨天,我不知道。”
整部作品,以这句“十佳开场”开始。
默尔索的母亲在养老院死了,他赶紧请假跑去奔丧。
在和领导请假时,他会因为对方没办法回绝自己,而暗爽。
到了养老院,他更是因为旅途疲惫,而没有瞻仰遗容,没有哭泣……还在守灵的晚上抽烟喝咖啡。
回到家后,他发现自己又可以连着歇一个周末,“能够睡足十二个小时”的喜悦溢于言表。
至于在葬礼第二天,默尔索交了女朋友,约了会,上了床,还一起去看喜剧电影……这些事实,都成为后来他变成“冷血杀手”的证据。
主管问他是否愿意到巴黎当经理,他说怎么都行。
女友很爱他。她问默尔索是不是也爱她。他回答说:爱与不爱,这无关紧要。
对于默尔索来说,生活似乎就是一件可有可无的衣服。
没有什么是必须要做的,也没有什么是离了就活不下去的。
这个社会仿佛与他毫不相干,他无所谓追求、无所谓希望,甚至在法庭上无所谓生死。就像是老天给他开了一个玩笑,最终,他带着“我怎么都行”的口头禅,走向了生命的终点。
2、对生活,他活得最真实
虽然默尔索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他有一个最大的优点:从来不撒谎。
面对女友的求婚,他本可以组织几句甜言蜜语,让彼此心花怒放。
面对职场外派的机会,他也可以表示几句忠心,让领导更加器重自己。
面对母亲的葬礼,即使装装样子,也大可流下眼泪,给照顾母亲的院长护士留下“孝子”的印象。
也就是说,在“游戏规则”和真实内心之间,他选择了后者。
在作者加缪眼中,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默尔索,一种不是默尔索。
非“默尔索”们会遵循着大众的规则和秩序,每天按照程式进行着表演:母亲死了要哭得死去活来;情人节、纪念日、圣诞节按时表达爱意;领导一声令下,就没日没夜地加班表忠心。
而拒绝表演的“默尔索”们,就是社会公敌,是人们恨不得群起而攻之的那类人。默尔索的罪,不是因为杀了人,而是他的表现戳穿了整个社会的伪善矫情,挑战了包裹着现代文明的种种谎言。
因此,这个什么都不在乎的人,在这一刻变成了英雄。
他代替我们说出了真相,代表了这个世界的勇敢,却走向了死亡。
于是,为了避免灭亡,我们学会了附和。
在大多数人做某件事的时候,不提出异议,不成为标新立异的异类,努力成为大家眼中的“优秀”成员。
“对于世界,我永远是个陌生人,我不懂它的语言,它不懂我的沉默,我们交换的只是一点轻蔑。”——北岛《无题》
关于默尔索的悲剧,你又有怎样的看法呢?
欢迎留言。
—END—
我是董小琳,世界500强主管,用心写作的宝妈。
很高兴,能在这里与你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