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象》曰:即鹿无虞,以从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穷也。
以上这两句话就是《屯》卦六三的爻辞。我们知道,《屯》卦讲的是万物初生时的艰难,这种艰难更多体现为对时机的把握上:不行动则失去时机,贸然行动又怕陷入无助的境地。六三这一爻就是通过田猎这件事来说明取舍的道理。
即,就是靠近;鹿,通“麓”,就是山麓,山脚下的意思;虞,就是虞人,古代管理园林和游苑的官吏;几,时机,征兆的意思;舍,舍弃;往,前往,前行;吝,吝难,有潜在凶险的意思。这一整句话的意思就是:(打猎时追逐猎物)靠近了山脚下,但是没有虞人来帮助,只能进入到树林里面,君子看到这种情况,就应该舍弃(不要再去追逐猎物了),如果不然(继续去追)就会有吝难。
《象》辞做了进一步解释,在“即鹿无虞”的情况下,如果继续追赶猎物,这种追赶就是被动的追赶,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主动追赶,跟在猎物后面进入深山老林之中,这无疑是凶险的;之所以有吝难的原因,是因为陷入困境。
要理解爻辞的意思,就得了解古时候打猎是怎么一回事,这里的打猎并不是猎人打猎,而是诸侯、士大夫田猎。诸侯的田猎和祭祀一样,都是一项重要的政治活动,通过田猎,使得掌管军队的贵族子弟们得到军事训练,向百姓们展示军事力量的强盛,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田猎一般有固定的场所,类似于现在的军事演习基地,掌管这个场所的官吏就是虞人;在田猎的时候,诸侯率领军队摆好阵势,虞人负责把猎物从山林之中赶出来,然后各路人马再去追杀猎物,这些人是不会自己进入深山老林的,那个时候的深山老林中潜藏着各种各样的危险,没有经验的外人进入往往会遇到遭遇不测。打猎完成,各路人马把得到的猎物往国君那里一献,大家告一顿野营烧烤,国君论功行赏,一场政治活动圆满完成。
理解了爻辞的基本意思之后,我们再来看看爻辞的依据是什么,也就是了解《易经》作者的创作思路。在《屯》卦中,三、四、五三爻组成一个艮卦,六三正好是这个艮卦的初爻,艮卦的取象是山,初爻就是山脚,也就爻辞之中“鹿”的由来;六三和上六是相应的关系,所以上六就是六三的虞人,可是上六和六三一样都是阴爻,而且其自身软弱无力,这种情况下自然无法提供强有力的援助,也就是爻辞中“无虞”的由来。
人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关键的节点有那么几个:高考之后选专业填志愿决定了发展方向,大学毕业找工作初入职场决定了事业领域,选择一个合适的伴侣成家决定了家庭根基。这些节点都是人生中的关键,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生的走向,但是当事人往往并不是十分清楚自己的选择意味着什么,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能够给当事人提出可靠的建议,这对当事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说不定,能够少走十几年甚至一辈子的弯路。这就是说,有些开端是非常关键的,在做决策的时候,应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暂时没有应援,就不如先等一等,不要盲目冒进。
这个“应援”可以是一般意义上的物质条件,即父母、亲友、师长、殷实的家境、积累的财富等,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条件,比如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决心,充分的规划和准备等,也就是“君子以经纶”中的“经纶”。
这一爻实际上是说,要成事必须要有过硬的、充足的条件来支持,如果没有,最好的做法就是放弃。